正文

谁是唯一采访列宁并最早向国人展示的中国记者(2)

  192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报纸上登出这三个启事的同时,秋白和母亲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还亲临祝贺。沈剑龙的父母亲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认为丢了沈家的面子。其实母亲跟我生父离婚的事情,爷爷还是同意的,因为生父当时对母亲有点不忠吧。但秋白和我生父也成了好友,经常书信来往,写诗唱和。

  为了纪念他们的结合,秋白父亲在一枚金别针上曾亲自刻上“赠我生命的伴侣”七个字,送给母亲。这一爱情的信物,后来一直伴随着母亲度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

  他还专门刻图章,父亲对母亲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三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之意。”母亲说:“倒不如刻"秋之华"和"华之秋"两方更妥帖、简便些。”后来,瞿秋白终于刻了一方“秋之白华”印章。

  父亲和母亲结婚后,我还不在母亲身边,沈家不让她去看女儿,母亲非常想念我。

  第一次见秋白父亲大概就是1925年。他和母亲一起到萧山来接我。可是祖父家不肯放我走,所以他们没有接到我。秋白父亲当时难过得流下了眼泪,母亲当时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父亲哭。

  过了不久,他俩商定再次去浙江乡下接我。他们住在外婆家里,我终于被外婆从沈家“偷”出来送到了父母身边。这段时间,母亲忙于工运,无暇照料我。秋白父亲对我十分慈爱,不管多忙,只要有一点空就到幼儿园接送我。在家时,他手把手地教我写字、画画。

  在认识母亲之前,早在1921年秋白父亲就第一次去了苏俄,他是最早直接向中国介绍苏俄的人之一。

  那是在1920年下半年,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为直接采访和报道世界各国大势,决定派出一批驻外记者,分赴英、美、法、德、俄诸国。父亲作为北京《晨报》的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