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秘抗日历史上十大传奇的女间谍(7)

  黄慕兰:出身名门的传奇湘女

  黄慕兰原名黄彰定,现名黄定慧,出生于湖南浏阳县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黄颖初曾是谭嗣同的老师。1926年,年仅19岁的她只身来到武汉,与何香凝、杨开慧等一起从事妇女运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汉口妇女部部长。凭借着出众的外貌、灵活的交际能力,黄慕兰结识了社会各界的上层人士。郭沫若曾将她化身为长篇小说《骑士》中的女主人公金佩秋,茅盾《蚀》三部曲中的女性,据说也有以她为原型的。

  1927年3月,在董必武、瞿秋白的撮合下,黄慕兰与《民国日报》总编辑宛希俨登报结婚。1928年宛希俨在赣南领导吉安暴动时牺牲。随后,黄慕兰只身前往上海,进入党中央书记处,后经组织批准,与新任中央委员贺昌结成夫妻。不久,贺昌被调往中央苏区(1935年牺牲),黄慕兰则继续留在上海。按组织要求,她对外瞒去了自己与贺昌秘密结婚的经历,以宛希俨遗孀、到上海找工作的身份公开露面。法租界的大律师陈志皋对她一见倾心,并展开疯狂追求。黄慕兰曾向组织提请去苏区与丈夫会合,却被否决:“你的工作岗位在上海,与陈志皋结合更有利于掩护身份,合乎工作需要。组织会向中央证明这是服从工作需要,相信贺昌不会埋怨你。”

  在此期间,黄慕兰立下两大奇功。

  一是密报向忠发被捕叛变。

  1931年6月的一天,黄慕兰和陈志皋在一个咖啡馆遇到了陈志皋的同学、租界当局的法语翻译曹炳生。闲聊中,曹炳生说起:“今天一早,巡捕房捉了个共产党的大头头,50多岁的样子,湖北人。酒糟鼻金牙齿,一只手只有4个手指头。这人架子蛮大,但没一点骨气,还没用刑就什么都交代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曹炳生一走,黄慕兰便借口头疼回了家,并迅速将负责中央特科工作的潘汉年叫到自己的住处,将在上海工作的湖北人一个个排起队来……

  “会不会是总书记向忠发?”黄慕兰脱口而出。“对,是他。他年轻时为了戒赌,将左手指砍去了一个。”

  第二天,向忠发戴着手铐脚镣,领着巡捕房的人闯到周恩来家中,却扑了个空。第三天,康生和潘汉年带着黄慕兰去见周恩来,一见面,周恩来就紧紧握住她的手说:“慕兰,你真不错呀!”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