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救国军与戴笠背后的抗战往事(2)
打游击战很有几把刷子
国民党军队撤出沪宁线等地的大中城市后,忠义救国军作为国民党敌后游击武装,算是这里比较正规的部队了。忠义救国军在敌后一面收编国民党军被打散的部队,整训扩编,迅速增强实力;一面积极参与打击日伪军的行动。他们在上海、江南一带经常实施小股突袭,不求能杀伤多少人,只要能让日军睡不好觉就算达到目的。忠义救国军的总人数虽然不算少,并且编制成军,但分队行动是常态。一般情况下,骚扰性作战居多,上海打几枪,苏州放一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军。
除此之外,忠义救国军的游击战还包括暗杀、锄奸和制造恐怖袭击。他们在上海有自己的办事处,和军统联络,交换情报,安排任务。由于杜月笙的关系,他们与青帮联系起来也方便,甚至在上海建立了多个隐蔽据点。忠义救国军虽然出过叛徒,也与友军闹过摩擦,但这支部队的抗日方针是不曾动摇的。长期被忠义救国军的袭击骚扰弄得不得安宁的日军称之为“江南野鼠”,为此,上海日军宪兵司令部专门成立了对付这支抗日武装的 “特战班”,汪伪政府的特工总部也专门建立了“肃清忠义救国军工作团”。
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联姻”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开始寻求与中国合作抗战。 1943年4月15日,中美双方共同拟定了一份名为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的条约,在得到罗斯福和蒋介石的批准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以下简称 “中美合作所”)在重庆正式成立,戴笠担任中美合作所的中方主任,负责统筹全局。中美合作所成立后先后在各地开办了十余所训练班,其中第一训练班、第六训练班、第七训练班、第八训练班等皆是由忠义救国军的官兵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