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爆炸理论存疑 宇宙形成后应立即崩塌(2)

  引力并非在早期宇宙起作用的唯一力。另外还有一个无处不在的能量场,即所谓“希格斯场”,它弥漫整个宇宙并赋予其中的粒子以质量。科学家们在2012年最早发现了这个场的踪迹,当时他们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并确定了它的质量。有了对宇宙暴涨性质以及希格斯玻色子性质的更深理解之后,霍根与他的同事马尔科姆·法尔巴恩(Malcolm Fairbairn)尝试重现大爆炸之后经历暴涨过程时的情形。

  他们研究的结果对于——所有东西来说,都是坏消息——新生的宇宙应当曾经在能量场中经历过剧烈的震荡,也就是所谓“量子涨落”。这种震荡反过来可能会扰乱希格斯场,将整个体系降低到一个低得多的能量态上,最终导致整个宇宙的崩塌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一种较为流行的理论是所谓的“超对称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目前已知的粒子都拥有自己的超对称粒子,并且认为更加强大的加速器或许可以发现它们。

  不过,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宇宙末端的粒子:为何对希格斯玻色子的搜寻会带领我们抵达新世界边缘》一书的作者西恩·卡罗尔(Sean Carroll)表示,宇宙暴涨理论到目前为止还仍然仅仅是一种假设,一部分物理学家甚至还暗示此前BICEP所发现的,被认为是来自宇宙开端的原初引力波信号实际上只是星际尘埃产生的信号。假设有关宇宙暴涨的细节发生改变,那么霍根和法尔巴恩的模型就必须做出相应的修订。

  实际上这也已经不是物理学家们第一次提出关于希格斯玻色子可能会给宇宙带来厄运的观点了。此前已经有其他物理学家计算认为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奖最终导致宇宙的失稳,并在数十亿年的时间内带来大毁灭。

  宇宙的探索无穷无尽,科学家们在用他们的智慧和先进的技术为公众揭开宇宙的传奇故事。

返回宇宙奥秘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