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力波来自兔子洞 人人都可以是爱丽丝(2)

  这位把基础理论推向前沿,又以诙谐多彩之笔一般向受众描绘了宇宙和时间的传奇物理学家在为他特制的轮椅上称赞这一发现:“除了检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我们可以期待透过宇宙史看到黑洞。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时期初期宇宙的遗迹、看到其一些最大的能量。”

  这项发现并不容易,因为捕获引力波太难了。在这之前,上千名科学家已经进行了数年的努力。《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兼制片人基普·索恩(Kip S Thorne)是加州理工学院的著名引力专家,对,就是你们爱的《生活大爆炸》里主人公们所在的加州理工。他改进了用激光干涉测量引力波的方法,导致了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的合作,最终促进了LIGO的建立。

  接下来的路仍然是艰辛的。

  LIGO的形状让人过目难忘,两条天线状的白色物体,每条长达4公里,像翅膀一样伸向远方。这不禁让人想到科幻小说《三体》里的引力波发射天线,质量极轻,长度惊人,像是宇宙的琴弦。

  实际上,对于中国年轻一代来说,这个惊世发现里的主人公并不陌生,还带着一番别样的情愫。这部去年刚获雨果奖的中国科幻扛鼎之作在国内的正版销量就超过了50万套,书迷无数。恢宏场面如在眼前:飘离在外的地球舰船向着茫茫宇宙发射了载有关键位置信息的引力波,拯救了被殖民边缘的母星,也将她推向了更不可知的黑暗森林。在这片残酷的森林里,地球像一个生起温暖之火的孩子,渴望与其他文明的接触,却也引来了觊觎的目光。

  或许, 自儒勒·凡尔纳开始,科幻的魅力不仅在于预测未来,更在于提供超越时代的视野。而在这个科幻与现实相交汇的时刻,普通人的目光再次被吸引到了星空:黑洞里有什么样的秘密?我们会发现另一个孤独的文明吗?《三体》小说中的残酷宇宙是真实的吗?

  在这个情人节气氛浓厚的初春,这是真正浪漫的事件。或许已经不在的黑洞在宇宙的波心投下能量,涟漪波动,被我们捕获。这已经不是众里寻她千百度了,那是在万千世界中,找到伊人的睫毛轻颤,像蝴蝶的一个吻。

  基础科学的边界被推得更远。有趣的是,在淘宝上,防Wi-Fi辐射产品的荒唐还在继续,“防引力波辐射”的产品也已经出现了。这个发现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可能只是“先转后看”然后再没点开的一篇朋友圈文章,或是一个吊诡的笑话——最前沿的技术又一次促生了最老套的愚昧。

  然而,当宇宙缓缓在眼前展开,每一个普通人都被赋予了一个更广阔的角度,回望这个小小星球上自己的一饭一蔬。在这个层面上,科幻、科研和科普是统一的,我们和祖先并肩,抬起头仰望星空,那是人类求知的归途和缘起。

返回宇宙奥秘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