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粗暴大科普:引力波到底是什么?爱因斯坦神预言最终都证实(2)

  用圆规丈量宇宙

  对于不喜欢睡眠被地震打扰的我来说,感受不到宇宙的震动是多么幸福。但物理学家可不这么想,他们急需感觉到震动,来证明自己确实读懂了宇宙。他们还希望通过对震动的研究,来把宇宙读得更懂。于是,他们发明了世界上最大和最贵的。..。..圆规?或许很像,但他们把它叫做迈克耳逊干涉仪,或是LIGO。

  引力波探测器很像一个圆规,不过更为巨大

  LIGO的“两条腿”都有4000米长,最近的一次升级就花去了几十亿美元。

  在大年初五带来引力波消息的LIGO并不像财神,相反,这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项目前前后后已经花去了数十亿美元。

  LIGO的原理是什么?假设我们有两个短跑运动员,他们在任何情况下跑步速度都一样,那么,如果跑道因为引力波扰动,长度发生了变化——就像蹦床表面会因受力,在一个方向上拉伸一样,他们从LIGO的两条腿上跑回来的时间就会发生些微的差异。我们就知道,空间确实在震动。

  然而,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最简单的两个原因——第一,震动太小了,也许4000米只会发生0.000000000000000001米(我帮你数好了,这里应该有17个0)的变化。虽然圆规腿已经这么长了,这也这只是勉强能让我们感觉到两侧运动员,也就是激光回来的差异。第二,我们不能让诸如跺脚、打喷嚏或是地震影响我们的观测,所以要用各种设备让两条腿稳定。同时,我们还要在很远的地方再建一个,如果两个都震了,我们就知道这不是科研人员绝望情况下掀桌子引起的。

  物理学家在地球上建了一大堆探测器。其中,这次成功的LIGO在美洲东西海岸各有一个探测基地。

  1991年,麻省理工学院与加州理工学院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助下,开始联合建设“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不过,LIGO建成后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作为,经过数次耗资不菲改造,LIGO总算带来了好消息。

返回宇宙奥秘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