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诀》这么火,你怎么能不知道摸金校尉的历史
电影《鬼吹灯:寻龙诀》剧照
何为摸金校尉?
据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军的领袖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当时袁绍手下的名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为袁绍攻伐曹操前发布的《为袁绍檄豫州》檄文中说:“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这是关于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的最早记载。檄文中还提到曹操派兵挖掘汉梁孝王墓群以充军饷的事情,可见曹操盗墓确有其事。不过曹操是否为盗墓者设置专门官职,官方史书并无记载,陈琳的文章也可能是为袁绍征伐曹操正名而已。并且陈琳投奔曹操后,曾表示这篇檄文是被袁绍所迫而写,故其真实性就更遭质疑。仅凭陈琳一人之言难以断定曹操是否曾为盗墓者设立专门官职。
正史中有关摸金校尉一职的确切记录是在南朝宋刘子业时。《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记载:“帝少好读书,颇识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诔》及杂篇章,往往有辞采。以魏武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阳王休祐领之,其余事迹,分见诸列传。”真正为盗墓设立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官职的也就只有南朝前宋废帝刘子业。
曹操为什么选择盗墓补贴军饷?
曹操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方法筹集军饷,反而打起死人的注意了呢?魏、蜀、吴三国争霸时期,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农田荒废,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古代来讲,没有秋收,也就没有粮食和经济来源。然而军队却长期征战,无法休整,粮饷问题更加紧迫。能在短时间内筹到军饷也就成了保证征战进行的必要条件。曹操之所以选择盗墓取财,与西汉时期的厚葬之风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