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汉文帝为什么没有重用大才子贾谊
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记载,贾谊不仅少年才俊,文辞高妙,而且韬略纵横,堪称栋梁之材。但他至死不能得到重用。后世文人多为此叹息。不过一般都把责任推到汉文帝身上,认为那是皇帝的失策。唐诗人李商隐“可怜半生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就是明明白白批评汉文帝了是一个糊涂蛋了。
老实说,这些不过是中国文人的天真的想法。

贾谊是个人才,这没错。读过《新书》,甚至只上过中学的人对贾谊都比较容易有很好的印象。文采好,学问好这都没错。《史记》里就说他十八岁出名,二十岁做朝廷博士,雄辩滔滔,老博士们都不是他的敌手。但大家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东西,这就是贾谊所表现和他所获得的所有东西(名声、官位、皇帝的喜爱、治国的见解等)都是“纸上谈兵”。这倒不是说他的看法不对,而是说他的看法仅仅只是理论,与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倒很像现在的许多学者的论政,只求完美而不管现实操作层面的问题,听起来不错,却一点也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