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邪书《罗织经》 武则天看完都自愧不如(2)
来俊臣在《问罪卷》中写道「审之勿悯,刑之非轻,无不招也。或以拒死,畏罪释耳。」意思就是审讯不得心存怜悯,动刑切莫心慈手软,如此审案,没有不招认的,若因拒不认罪而被刑讯致亡,用畏罪寻死来解释即可,在《瓜蔓卷》中,他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眾,功之匪显。上以求安,下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也就是说,不把案子搞成惊天大案,就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让案子牵连出一大批人,就不足以显示出办案人的能力,而这样做会让上级有安全感,更会让下级获得宠幸,此类恐怖文字在《罗织经》中比比皆是,读来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简直就是「邢讯逼供」之鼻祖。
连武则天看完都说「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
有了《罗织经》做指导,大臣、宗室被其枉杀灭族者达数千家,人人自危以求自保,个个生活在恐怖之中,更甚于当时官员入朝即与家人作别,来俊臣以逼供为趣,以施暴为勇,以杀人为乐,以作恶为荣,来俊臣仗着武则天的宠信作恶多端,树敌无数,万岁通天二年终因得罪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被诛,斩首那天,洛阳城的老百姓「无问士庶男女,相庆于道路」,都高兴的说,「自此后卧,乃背得着床,不尔,朝不谋夕矣!」,来俊臣人头刚一落地,百姓蜂拥而上「竞剐其肉,斯须尽矣」,来俊臣被处死后,其酷吏党徒皆被流放岭南,延续数年之久的恐怖「酷吏政治」也终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