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长坂坡到底有没有将糜夫人推入井下(5)
连搜神记都记载他的品德高尚到连火神都不忍心烧他的家,糜竺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不但资助他人员,钱财,连妹妹都在这时嫁给刘备为妻,难怪刘备一辈子都记得这个人,官拜安汉将军,职位甚至高过刘备最为信任的孔明,我以为,刘备这个做法是对的。
做人不能忘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糜竺为了刘备集团的事业,等于是毁家纾难,而且,当时的情况,并不是曹操要干掉糜竺,相反,曹魏当时一直在拉拢糜竺,然而,糜竺也是铁了心的跟定刘皇叔。
糜竺是一个高风亮节,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他的妹妹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是知书达理,贤慧温柔。当然,这时,有人一定要把糜芳抬出来说事,其实糜芳的功过,关羽是要负领导责任的。当年,曹魏也封糜芳为彭城相,糜芳毅然跟随哥哥,跟着刘皇叔闹革命,最困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
江陵之战,要不是关羽好大喜功,从江陵抽调人马,支援前线,造成根据地空虚,糜芳想抵抗而不得,只得投降,当然,我们说糜芳一弹未放,就开城投降,肯定是有罪之人,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定,糜芳就是品德低下之人。
后来,刘皇叔也并不因为糜芳投降而怪罪糜竺,而蜀汉诸将也没有因此流言蜚短,诋毁糜竺,就是因为糜竺和糜夫人的品德,糜竺毁家纾难,糜夫人舍身赴死,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秤的出其中的份量。
如果赵子龙真把糜夫人推下井,他能逃得过悠悠众口?
末了,我以为,三国这样的小朝代,为什么能在历朝历代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两个字“信义”,其实,我们看三国,他一直延续着东汉清议的潮流,虽然在三国,也出董卓这样的杀人狂魔,但这是少数的,主流的魏蜀吴,都算一代明君,而三国的文臣武将,品德都不差。
而且不管是君是臣,很看重信义两个字,曹操抓了关羽,还能让他自由的带着刘备的老婆去找刘备,这算是一个历代难找的奇迹了;而关羽更是奇迹,明知道在曹魏阵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偏偏要回到刘备身边,跟着刘备颠沛流离;赵云若不冒死回到长坂坡救主,也没有人会怪他,可是他偏偏就要冒死杀入曹魏的虎豹骑中,虎口救主;
另外,诸葛亮如果不北伐,而是天天在成都置酒高歌,觥筹交错,生活将是多么的多姿多彩,何必为了那遥不可及的什么兴复汉室,天天劳心劳体在黄土高坡上吹着狂风,积劳成疾,魂断五丈原,梦绕定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