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震惊!仅仅三件事就导致了明朝皇帝死亡?(2)

  二 苛政猛于虎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张居正由于操劳过渡,于万历十年去世,终年五十八岁。

  张居正为人非常正直,因此得罪了不少大臣,他的改革也触动了不少守旧势力,万历皇帝在张居正严格的管理下也有些厌倦了,因此有些大臣趁机弹劾张居正。

  这时太监冯保已经失宠,皇帝成年李太后又不好再干涉朝政,形势对张居正非常不利。

  开始万历皇帝还并不忍心对张居正下手,但是经不住大臣一浪又一浪的攻势,张居正终没有逃脱抄家,家人蹢戍的厄运,许多读史之人看到此处,都不免为之遗憾。

  当万历皇帝彻底摆脱了张居正的束缚之后,就开始了他独裁的统治,万历贪财,征税的项目千奇百怪,无物不税、无地不税,真是苛政猛于虎;

  万历生活奢侈,年方二十,就开始着手为自己修建寿宫(陵寝);

  万历懒,二十八年不临朝听政,高唱“天下无一时可忧之事”,衙门内严重缺员,而候补的官员却又得不到提升,以至于终生候补。

  因此后人评论“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

  三 万历三大事

  万历朝有三件大事,援兵朝鲜、国本之争、梃击风波。

  1援兵朝鲜

  先说援兵朝鲜。要说张居正去世之后万历皇帝还干过什么好事,那就算援兵朝鲜了。

  当时的日本处于分裂后的统一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后,就将矛头对准了朝鲜,朝鲜本是中国的藩属,万历皇帝对此表现出了非常的重视,毅然决定派兵援助。

  明军一到朝鲜,就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先后收复了平壤,开城,平壤之战体现了明军顽强的战斗精神,一举取得了此次攻坚战的胜利。

  但是日本人很快缓过了气,明军的继续前进受阻,双方进入了对峙的局面。

  当时由于国内很不稳定,军费开支很大,日方也想回国整顿,因此双方很快达成了议和协议,各自罢兵。

  谁知日本人一向说话不算,三年后又挑起了战争,万历皇帝此时宛如一代英主,毅然决然再次派兵,本来吝啬的他,此次也动了血本,向朝鲜战场输送了大量的银两、粮草。

  但这次日本的进犯是有备而来,明军在战场上没有占到一点便宜,除了零星的小胜利之外,难有大的作为。

  好在丰臣秀吉病死,日军将领率兵回国抢占地盘,朝鲜战争以明军的不战而胜画上了句号。

  不管怎样,万历皇帝在这件事上处理的还是不错的。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