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廉洁吏中最高寿者竟然居无其屋(2)

是南北朝时期的房价太高,才致使孙谦买不起房吗?非也。其实,与历朝历代相比,南北朝的房价只处在中游水平。据《法苑珠林》第53卷,在杭州建一座像样的寺院,所费不过三万钱。据《宋书·后妃明帝陈贵妃传》,在南京买一所面阔三间并且精装修的瓦房,也是只需要三万钱。当时流行五铢钱和四铢钱,用这两种货币购买粮食,大米一斗(南朝一斗约 20公斤)不过百钱,按购买力折成人民币,一钱刚好等于一块钱,三万钱也就三万元而已。做太守的收入又有多高呢?据《南齐书·王琨传》,一个发达地区的最高首长去城门口转一圈,就能笑纳三千万的贿赂。此话无疑有些夸张,但也能从侧面表说,南北朝时地方官只要“机灵”点,其灰色收入则是蔚为可观。买房对这样的官员来说,小菜一碟而已。
以清正廉洁名世的孙谦呢,自然是不会贪污。更准确地说,都不愿贪污。不光不愿贪污,还总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接济贫穷的亲戚和朋友,所以房子虽然便宜,他依然买不起。
孙谦担任郡县官时,经常勤于劝说百姓进行耕作养蚕务于使地尽其利,因此,收入常比邻境为多。梁武帝天监九年,因他年老,征召为光禄大夫。入朝后,梁武帝赞赏他的清白廉洁,对他十分礼遇。每次朝见时,孙谦还请求担任繁重的职务以效力,梁武帝笑着说:“朕使用卿的智慧,而不再使用卿的气力。”天监十四年,梁武帝下诏说:“光禄大夫孙谦,清廉谨慎,名声卓著,始终不怠,是高年老臣,应加以优待。可给他亲信二十人,并允许在入朝时由专人加以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