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秘古代黑社会 皇帝也怕黑势力?(2)

  唐代武则天时期,汴州有个黑老大李宏,或以保护做生意为由向商贾敲诈,或以收取买路钱为名向船家勒索。后来李宏被新任汴州刺史任正理下令乱棍打死后,竟致全州工商界人士举觞痛饮,像财神爷光临自家一般快乐。

  宋元以后,随着市场管理制度和税收方式的改易,黑恶势力把持勒诈又多了强充行业协会领导。如清代苏州府元和县香烛业众店主联名向政府呈诉:本行业向来没有什么行头,现在有张国安一伙人,自称行头,向各店“勒派敛钱希图把持”。

  违法多种经营,最常见的如赌博、卖淫、走私、拐卖、制造伪币及盐引等有价票证,还有专门受雇行凶械斗,乃至杀人。明清时代的江南有一种专业行凶组织,以受雇行凶为基本“谋生”手段。

  当然这个殴打某人也有讲究,在这种组织内部也有一些不告人的独特办法,拳击落点或胸,或肋,或下腹,或腰背,使人内伤,在算定的期限内死亡,或是被打三月后死,或是五月后死,或十月、一年后死。

  这种帮派势力为何如此胆大妄为呢。从黑恶势力这一方面看,核心人物的公开面貌多为黑白一体或由黑漂白,几乎是普遍现象,此与一般盗贼团伙头目的职业犯罪分子身份相比,具有显着区别,并由此构成打黑除恶的阻力之一。

  黑恶分子漂白为绅士身份,甚至谋求一定的政治地位,其主要目的,除了方便攫取非法利益外,还能用来包庇同伙和逃避官府的打击, 清代潮阳大恶霸马仕镇,也是在组织犯罪“渐至富饶”后,花钱漂白身份, 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捐赀作太学生,自是俨然士林,群盗不复曰大哥而共称为马老爷矣”。

  明代嘉靖中,南京复成桥旁有个分工细密、纪律严格、以讨债为专业的黑社会组织,有“教父”这个外号的邓玉堂,手下有几十个打手,又有一群假冒各种职业的探子,专与各地来南京做生意的商贾结交,设法套取他们的乡里、姓氏和祖、父名字等私密信息,随即伪造他们先人某年某月来南京时向邓玉堂借贷的字据,然后上门索债。商人看见这些借据,大多真伪难辨。这时候,邓氏团伙的牛头马面纷纷出动,有大言恐吓威胁动武的,有居间游说分析利害的,身处异乡的商贾自忖淫威难抗。

  或有看出破绽不肯就范的,这些恶棍一拥而上,将之关进邓宅水牢。商人怕死在匪窟不得申冤,被迫付“债”赎身。最令受害者大跌眼镜的是,明明是一伙狼贪狐狡的禽兽,其首领邓玉堂居然会是个走动官场广结官员的监生。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