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中国历史上活活被闷死的三个皇帝(4)

  在攸关梁朝生死的侯景之乱当中,萧纲对范桃棒事件的处理,可见他个性优柔寡断。台城攻陷之后,先作俘虏,再当傀儡皇帝,最终死于敌手。

  《梁书》是这样记载的:公元551年八月,侯景为了篡位,派卫尉卿彭俊、厢公王僧贵率兵进宫,杀萧纲的太子萧大器等宗室王侯20多人,又将萧纲软禁于永福省,废为晋安王,迎立更容易控制的豫章王萧栋为帝,侯景派吕季略逼萧纲写禅位诏书,萧纲提笔写了个开头,止不住泪下,再也难以握笔,吕季略无可奈何,只得暂时罢休,2个月后,侯景采纳部下建议,决定杀死萧纲,命王伟等人去办,十月,彭隽等人来到永福省向萧纲献酒,假意说,丞相因为陛下一直忧郁愁苦,特地派臣等献酒祝寿,萧纲自知难逃一死,苦笑着说:“我已经禅去帝位,你们怎么能再称我为陛下,看来这寿酒别有来意吧。”说罢就捧酒痛饮,并说,“我如果不图快乐,何至于如此结局呢?” 直喝的大醉沉睡过去,彭隽取来一袋土囊压在萧纲脸上,王修纂骑在萧纲身上,将他活活闷死,然后拆下门窗,拼接成棺材,将尸体抬到城北酒库中,后葬于庄丘。萧纲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简文帝。

  令人叹息的是,萧纲生逢乱世,有幸生于帝王之家,不努力学习治国安邦之术,一味在“雕虫小技”上下功夫,最后落得被逆臣闷死的后果,岂不令人惋惜?对中国文学史而言,少一个萧纲无足轻重;对中国历史而言,少了一个有作为的皇帝,百姓的痛苦就加深了,而萧纲连自己的性命也赔了进去,这种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