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妓李师师的凄惨人生结局之谜(4)
据《宣和遗事》,李师师是汴京染局匠王寅的女儿。在襁褓时,她的母亲就死了,父亲用豆浆当奶喂养她,才活了下来。当时东京风俗,父母疼孩子,就将其舍身佛寺。王寅也让女儿舍身宝光寺。到佛寺舍身时,小女孩忽然啼哭起来,僧人抚摩其头顶,她立即止住了哭。她父亲暗忖:“这女孩还真是佛弟子。”俚俗呼佛弟子为师,父亲就叫她师师。师师四岁时,王寅犯事,死在牢中。因无所归依,隶籍娼户的李姥收养了她,就改姓了李,也入了勾栏娼籍。长大以后,李师师色艺绝伦,名冠诸坊。她的歌喉是众所公认的,南渡初年朱敦儒有诗云:“解唱《阳关》别调声,前朝惟有李夫人”,说的就是李师师。另据南宋刘学箕说,她似乎还有一个艺名,叫做白牡丹。

名妓李师师
刘学箕有一首《贺新郎》,小序说:他与友人黄端夫等见到一张李师师的画像,“画者曲尽其妙”,就约定“输棋者赋之”,结果黄端夫输棋,学箕代赋其词,上半阕勾画了师师的容貌:
午睡莺惊起。
鬓云偏、鬅鬆未整,凤钗斜坠。
宿酒残妆无意绪,春恨春愁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