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代守陵宫女如何伺候死去的皇帝(2)

  据《东汉会要》载,和帝葬后,宫人入园守陵,在妃嫔中地位颇高的贵人也在其列,如冯、周两位贵人。曹操在建安15年(公元210年)于邺城(今河北临漳)修筑铜雀台,台上有屋120间,铸大铜雀于楼顶,为其晚年宴乐之所。据《文选》卷60,陆机《吊魏武帝文》引《魏武遗令》:“妾与伎人,皆著铜雀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繐帐,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属。每月朝十五,辄向帐前作妓。汝等时登台,望吾西陵墓田。”曹操立下遗嘱,命令在他死后他的小老婆和宫中的歌舞伎定期要对着他的坟墓歌舞。

  在唐代,这种被安排守陵的宫廷妇女也有很多,据《资治通鉴》卷249,《唐纪·宣宗大中十二年》胡三省注引宋白云:唐制,“凡诸帝升遐,宫人无子者悉遣诣山陵供奉朝夕,具盥栉,治寝枕,事死如事生。”

  韩愈《丰陵行(顺宗陵也,在富平县东北三十里)》:“设官置卫锁嫔妓,供养朝夕象平居。” 守陵的宫人要在山陵伺候死后皇帝的日常起居,把死人当作活人伺候。虽然很多诗歌别有寄托,但是诗人毕竟对守陵后宫女性的不幸命运寄予普遍而深切的同情,对如此残酷的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抨击。在唐诗中有近百首反映守陵宫女生活的作品,怕诸位看得头大,把好不容易整理出来的诗句先删掉十分之九。守陵的宫人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向死者表演歌舞。历代的文人骚客们对守陵的宫人寄予无限同情,对造成这种悲剧的当权者进行婉讽,乃至谴责。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