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舍不得杀情敌上官婉儿(2)

原来,上官婉儿在吃饭时,多看了张昌宗两眼,被武则天一气扔出匕首。这事当然怪不得武则天,而是上官婉儿不该暗中与张昌宗偷情。张昌宗因长期是武则天的男宠,天天出入武则天身边,不知不觉中让正值壮年的上官婉儿看上。经不住张昌宗的引诱,上官婉儿动了心,这事让武则天暗中知道。武氏平时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自己年事已高,不能满足张昌宗,自认倒霉。不料,在一块儿吃饭时,当着武氏之面,上官婉儿还公开送了“秋波”,张昌宗也一旁挤眉弄眼,武氏当然气愤不过,马上下令将上官婉儿关了起来。武则天心里也矛盾极了:婉儿常为她制诰下令,几乎不用武氏操心;不杀,又咽不了恶气。于是决定代之以黥刑(在脸上刻记号),让她永远接受教训,不得越轨。
黥刑,等于毁容了,这让上官婉儿彻底失望了,比杀她还难受。但当宦官给她朱色刺青后,婉儿的额中央长出一朵红色梅花,当婉儿伤好照镜子时,让她惊呆了:那秀丽的脸上,添上一朵梅花,更加娇艳动人,反比原来更加靓丽,简直叫锦上添花。武则天也离不开婉儿,再见面时,武则天一下子看呆了,惊叫:婉儿,你不像受刑过,反而更加漂亮了!看来老天爷向着你,保护你!
完整留下姓名的天下少有王妃
看过王妃帝后传的人们,恐怕都会知道,绝大多数帝后和王妃,只保留了一个姓,根本没资格写下名字,顶多一个封号而已。比如刘氏即刘皇后,刘王妃,李氏就李皇后,李王妃,而上官婉儿与别人不同,正二八经写着唐中宗昭容上官婉儿,而不是上官氏。
有交待姓名的王妃中,绝大多数是恶人,值得咒骂的女人,才把名字全写出来。比如第一个上榜的是吕雉,她以狠毒著称,被人称为女魔王,受文人唾弃。接下来是赵飞燕,又以狠毒的面目出现的女人,虽有倾城倾国之色,却害死帝嗣,最后落得绝望自尽,她们被史家钉在耻辱柱上,岁岁月月有人骂。南宋有二个皇后是全名,一个是赵惇皇后李凤娘,以挑拨离间,残酷处罚而臭名远扬,受人唾弃之流。另一个叫谢道清,同武则天一样干过垂帘听政的事,这才得以全录上。史学家们才不管你是什么帝后,国母,只管是否做好事的一个女人,才值得千秋万代歌颂,才够格全名出现。上官婉儿全名出现,与马秀英、胡善祥一类的好皇后而青史留名,比写赞歌还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