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古人亲子鉴定法 荒谬的滴血认亲
关于古代“滴血认亲”的科学性,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关于滴血认亲的科学性,就是没有科学性。”
可是古籍记载的事例的确与姬十三的结论冲突。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讲了一个故事:山西有人把资产托付给弟弟后,外出经商,并娶妻生子。十多年后此人带着儿子回家,弟弟担心哥哥索还祖产,就诬蔑哥哥儿子是抱养的,不能继承祖产。吵到了官府,县长图省事用滴血验子,父子的血合在了一起,于是抽了弟弟一顿鞭子。弟弟不信,回家和自己儿子玩儿滴血,竟然不合!于是回复县长说:滴血不能证明血脉!邻人看不下去了,举报说:“县长你知道为神马他们父子俩血合不在一起吗?是因为啊,孩子是隔壁老王的!”于是弟弟的孩子和老王滴血验亲,合上了……滴血没验出亲,验出顶绿帽子。

血与血相溶只是“滴血认亲”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活人之间的鉴定。
中国另有一种血缘鉴定法叫“滴骨认亲”,即活人与死人之间的关系鉴定。手法是把死人坟抠开取骨,再将活人的血滴在上面,能渗透进骨头里的,两者是亲人,不然就不是。“滴骨法”在民间故事里经常出现。传说孟姜女哭倒长城,哭出一堆白骨后,就是用这个手法找出丈夫万喜良的骨骸。故事写得很机智,但有bug。按照滴骨法试验准则,必须是亲人的血才能渗入骨头里,孟姜女的血不可能渗进丈夫的骨头里,除非俩人是特别近的近亲……若如此,剧情不只是滴血,简直狗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