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杀一人为魔,屠万人为雄:霸王项羽青铜时代最后一位战神(2)

  在《项羽本纪》里记录的每一件大事几乎都与杀人放火有关。一开篇,司马迁就交待,项梁、项羽因为杀人,这时正在吴中避难。秦二世元年,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事。会稽郡守殷通找项梁商量,现在江北好多地方都造反了,这可是推翻秦政的大好时机呀。他是想让项梁和桓楚(另一楚将)领兵,趁乱反秦。大约在殷通看来,他容留项氏叔侄在自己的地头上避难,是有恩于他们,因此也就可以信赖他们。可项梁与项羽都是多疑而且杀人不眨眼的主儿,他们耍了个阴谋,竟把殷通杀了。项梁手里拎着殷通的脑袋,身上挂着殷通的印绶。殷通的待从护卫见状,大惊失色,乱作一团。项羽又乘兴杀了百八十人,殷通府上的幸存者全都被他吓趴下了。于是项梁当了会稽郡守,项羽为裨将。

  进攻襄城,大约是项羽领兵打的一场大战。最初,仗打得不很顺利,襄城守军不肯投降,这让项羽有些恼火,待攻入城中之后,竟将城中军民“皆阬之”——全都活埋了。项羽带着刘邦去攻城阳,攻下之后,又“屠之”——说白了就是屠城,屠杀城中军民。在项羽的一系列“战绩”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两个词:“阬之”、“屠之”,而且无论军民,一律“阬”“屠”。最著名的“阬之”是在秦将章邯率众已经投降归楚之后,项羽指挥部下在一夜之间“击阬”降卒二十余万人。试想,这是一项多么庞大的杀埋“工程”?什么样的人才能如此滥杀无辜、草菅人命,创造史上少有的“英雄伟业”?除了变态心理,无他。

  刘邦进咸阳秋毫无犯,而且到处放风,我们是来为民除害的。可项羽一进咸阳,先把早已经下台投降的秦王子婴杀了,然后又烧了秦宫,一场大火整整烧了三个月,与此同时,还掳掠了无数财宝、妇女,闹腾得天无宁日,民心尽失。有人好意劝他,他不听,随口骂了他一句:“沐猴而冠”,他竟把那人扔到大锅里给活煮了。他不仅好杀人,而且杀人的手法总是那么凶狠残忍,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