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草船借箭 周瑜还真不是用十万支箭来为难诸葛亮(3)

  那么,接着就看时间了,周瑜所说的“十天”造箭十万,是不是真的太紧呢?

  当然紧了,您没看鲁子敬听见这数字眼睛都蓝了吗?

  口说无凭,咱得算,有数字才能说服人不是?

  按照评书说法,当时的确有人算过,那就是鲁子敬。当时鲁肃计算的结果是需要三十天,所以在周瑜背后给诸葛亮比划三个指头,意思是三十天,诸葛亮看了,心里有了谱,对周瑜说:“都督,三天够了。”于是立了军令状。

  事后鲁肃问诸葛亮你怎么这样大胆,居然说三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你说的么,你比划三个指头。(鲁肃说我没有说啊,我比划三个指头不假,还用另一只手的中 指比上来,表示的是“卅”么,诸葛亮说这个我倒未曾留意。。。)就因为这个,鲁肃心里有愧,诸葛亮找他借船借老军,都只有尽力帮忙。

  那么鲁肃算得对不对呢?

  不巧得很,兄弟手里正好有点儿资料,计算一下,鲁大夫是内行阿内行。

  三国时代造箭的程序和一天的工作量,是不好考证了,但考虑到箭的造型变化不大,用宋代的数字大概也可以反映了。

  周瑜听说诸葛亮承诺三天造十万支箭,倒也没觉得这家伙太离谱,他的看法是这回可抓住一棒槌,敢情诸葛亮不懂造箭,以为箭跟筷子似的削削就能出来,快得很。 实际上制造一支正规的箭,包括相当的工序。打箭头,削箭杆,漆箭身(防水),箭尾胶着三根羽毛,箭的末端还要削出射箭时防滑的棱线,真造起来,是要花时间 的。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