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宋火烧水灌太原城,只为钉破李唐龙脉(3)

  再次是宋太宗继位时,多有道教人物相助、道教附会天象认为:宋起之地为归德 (今河南商丘市)属于“商星分野”,而太原则属于“参星分野”,自古参商不相见,这样,当中央政权强盛时,太原地区最后才服从,而当中央政权衰弱时,太原则将最先叛乱,因此,不宜把太原列为方镇,应当降低它的等级。

  鉴于上述原因,宋太宗决定平毁太原城,让居民迁往汾水东的新城,把新设立的并州府迁到榆次。居民出城后,宋太宗下令放火,“万炬皆发,宫寺民舍,一日俱尽”。

  第二年四月,宋太宗又封堵汾水、晋祠水,灌入太原。古太原城经此火烧、水灌,变为一片废墟。往日被誉为“锦绣太原城”,并已逾千年的大都会便不复存在了。

  太原旧城被毁后,宋太宗又命将太原治所从榆次迁到唐明镇(即今太原市)。逃出城的百姓逐渐聚集到这里定居下来。

  由于此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赵光义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镇的基础上,扩大范围,修筑城墙,兴建太原城。宋初修建的太原城是一座土城,城池周长5.28公里。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