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心中最爱的宠妃竟然是她(4)
香妃天生丽质,身有异香,因此人称香妃。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为了深得这位异域的美人之心,乾隆皇帝还为容妃修建了具有回族特色的宝月楼。清朝在乾隆以前,没有收纳回族妃嫔的先例。容妃以回部女子之身来到北京,乾隆没有把她安置在后宫之中,而是特地营建宝月楼,作为金屋藏娇之所。
楼南隔街建“回子营”,修礼拜寺。在乾隆御制诗中,有关宝月楼的诗很多。乾隆二十五年,即公元1760年仲夏,乾隆有诗曰:“轻舟遮莫岸边维,衣染荷香坐片时;叶屿花台云锦错,广寒乍拟是瑶池。”可以看出乾隆这是以嫦娥来比拟香妃。乾隆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763年的新年,乾隆又作诗云:“冬冰俯北沼,春阁出南城。宝月昔时记,韶年今日迎。屏文新茀禄,镜影大光明。鳞次居回部,安西系远情。”

香妃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崇高
乾隆还在诗后自注说:“楼近倚皇城南墙。墙外西长安街,内属回人衡宇相望,人称‘回子营’。新建礼拜寺,正与楼对。”以后乾隆还经常作有关宝月楼的御制诗,如“一泓水镜呈当面,满魄冰轮映峰头”、“南岸嫌长因构楼,楼临直北望瀛州”等诗句。不难看出,这些诗句无不反映了乾隆对宝月楼的深情切意。
乾隆虽然是高居九五至尊的皇帝,但他毕竟是一位性情中人,风流倜傥,多情浪漫,而且好文喜墨,因而一生写了成千上万的御制诗。但是纵观这些御制诗,除了他为孝贤皇后写了一首《述悲赋》的长诗外,在其他众多的嫔妃中,只有为这位来自异域的美人香妃写诗抒情了。从乾隆的这些宝月楼的御制诗中,香妃在乾隆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