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封兽医为候:常顺或为兽医祖师爷(2)
当时,患病战马已超过万匹,需要尽快医治,而没生病的马匹则需要预防传染,如采用传统方法外敷服药恐怕慢不救急。情急之下,常顺将熬制好的草药全部倒入河里,把河水变成药汤,先将未传染的马匹赶到河里洗澡,随后又给有病的马匹连洗带饮,每天一次。数日后,灰斑脱落,战马竟然痊愈了。随后宋军重振旗鼓趁势出兵,打败了金兵。
宋将回京,将常顺治愈战马一事禀报皇上。宋徽宗赵佶当即颁旨:钦封常顺为广禅侯,并赐金冠、蟒袍、玉带,以嘉其功,并亲派钦差大臣带圣旨、御酒到阳城山头村慰问常顺。
常顺晋爵为侯时,已是60岁的老人。然而他并未居功自傲,反而更加平易近人。他将蟒袍玉带挂于门后,仍着粗衣布鞋奔走民间为群众医畜,无一日清闲。
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金天兴三年),元太宗窝阔台联宋灭金。翌年(元太宗七年,1235年),元太宗微服私访于太行,获知当年常顺以其高超医术治好宋军战马,为抗金立下卓著功勋而被钦封广禅侯的故事,深受感动,册封常顺为“水草神”,颁发圣旨,敕令“在山头村为广禅侯修建水草庙,塑尊像,春秋两祭,祀典重礼。”“也许是草原民族对战马更加关心和爱护,所以窝阔台才对兽医出身的常顺倍感尊重,敕令建庙。”卫双银说,那时常顺已去世近百年了。
水草庙祭祀极盛时,每年清明和农历七月七常顺忌日,山西、河北、陕西、江苏、山东等地都有很多百姓自发前来焚香叩拜。参加祭祀的人员行至庙门前500米处时,就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百姓脱鞋”,队伍缓步前行,在各州县官员拜祭完之后,一般百姓跟在后面随祭。
水草庙是唯一的古代官建兽医庙宇
6月15日上午,在阳城县凤城镇山头村,卫双银冒着小雨,带领记者沿着村边一条羊肠小道来到山坳底部,在村北面的一处空地上,一座坐北朝南的高墙大庙尽收眼底,此处便是水草庙。
水草庙为一进式院落,山门前立有一屏琉璃制照壁,穿过歇山式檐顶山门进入庙中,广禅侯殿、献殿、倒坐山门的戏台,沿中轴线由北向南顺势而下,东西分列二层的厢房。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的献殿坐落在院中央的石砌台阶上,与戏台相对而视。戏台面阔四间,为歇山式屋顶,两个檐角高挑、深远,遗留元代建筑特点痕迹。广禅侯殿尊奉着“水草爷”——广禅侯常顺。
1981年以来,省文物部门、阳城县政府先后邀请北京农业大学、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研究会等单位的专家前来水草庙考察。进行多方考证,结论已非常明确:阳城县凤城镇山头村是广禅侯常顺的故里,村内的水草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古代官建兽医庙宇建筑,“广禅侯”是中国历史上授官最高的一位兽医,也是唯一被钦封的兽医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