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军战斗力羸弱只因半数人吃空饷(4)

  这就是说,清代的州县吃财政饭的人很少,一个县只有一百来个人,而财政支出明确,财政纪律严格,工资的来源也清楚:比如养廉银共680两出自火耗,救生船水手工资86.4两是盐库给钱,因为设置水手的目的是负责盐船在江上的运输安全,其余大部分出自地丁银。当地税收中留用为工资的在财政制度中叫“存留”,其余都要上交,称为“起运”。

  清代地方财政收支制度非常严格,运行效率很高。这种财政制度也有弊端,主要是地方财权太小,很多地方公共服务没有财政支持。其好处是因其执行的刚性,扼制了财政支出的混乱,“吃公饷”之类的现象,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

  但是,“吃公饷”普遍存在于军队中。军队与地方的差别,主要是地方管商民,负有征税的职责,因此其腐败表现为征税时的摊派和多征,地方官场对这部分财富再分配;而军队没有征税权力,收入靠国家财政拨款,所以其腐败方式便主要是平时通过虚报兵员、战时虚报军用物资耗费来达到目的。因此,“吃空饷”成为常见手段。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1838年,禁烟派官员黄爵滋在奏折中说,“粮多冒领,则有饷无兵”,1853年吏部右侍郎爱仁则向皇帝奏称,京师“步军营额设甲兵共两万一千余名,风闻现在空额过半”,可见“吃空饷”现象之严重。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