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兴趣爱好颇为广泛的皇帝宋徽宗(2)

  爱好之一:石艺园艺。

  徽宗酷爱石艺园艺,“代表作品”就是那座比颐和园还要宏壮精巧的皇家园林艮岳。岳珂《桯史》说,徽宗打算修建艮岳,宦官们争相出主意。他这一喜欢不要紧,全国人都遭了殃,尤其是东南地区,不管谁家,只要有奇石异木,统统搬走没商量。这段历史即《水浒传》里所说的“花石纲”。为了徽宗这个雅好,不知多少人倾家荡产,甚至丢了性命,连方腊起义都是以此为导火索的。《宋史·朱勔传》载,朱勔得到一块巨大的太湖石,以巨舰运载,役夫多达数千人,所经州县,遇水门拆水门、遇桥梁拆桥梁,甚至把城墙都敢凿开。此石运抵汴京后,徽宗大笔一挥,赐名为“神运昭功石”。宋人袁褧的《枫窗小牍》说徽宗在这块巨石旁种了两株桧树,还用金字题诗说:“撑拏天半分,连蜷虹两负。为栋复为梁,夹辅我皇构。”后人都说这简直就是为秦桧卖国、天下两分定的调子。

  爱好之二:金石书画。

  徽宗精于工笔花鸟画,宋人邓椿《画继》称他“艺极于神”,政和初年所作的《筠庄纵鹤图》,画仙禽二十,“或戏上林,或饮太液。翔凤跃龙之形,警露舞风之态。并立而不争,独行而不倚,各极其妙,而莫有同者焉。”概括成八个字,就是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还有一幅《奇峰散绮图》,能给人“咫尺千里”的感觉,使观览者“飘飘焉,峣峣焉”,分不清自己是人还是仙了。《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载赵孟頫得到一幅徽宗所画“竹禽”,曾题曰:“何其幸耶!”又见到徽宗画的“六石图”,不用皴法,以水墨生晕,堪称传神而创新。他的书法造诣极为精深,宋人董更《书录》、元人陶宗仪《书史会要》都说他的字学唐朝书法家薛稷,其评未必公允。据说徽宗极喜欢米芾的字,不由自主地想模仿。蔡京婉言提醒:一代帝王学臣下的字似有不妥,徽宗才自出机杼,创立了“瘦金体”,至今无人能够模仿。这位帝王对古董的鉴赏力也极为精湛,甚至别出心裁,命当时定窑、汝窑等工匠模仿鼎、彝、盘、樽等青铜器烧制瓷器,巧妙地将青铜器和瓷器结合起来,单这个大胆的“创意”,就能显示出其艺术气质是多么不凡。

  爱好之三:玩弄美女。

  徽宗的好色是出了名的,这大概是从他老祖赵光义那儿遗传过来的。不过太宗虽然好色,毕竟有个限度,当时后宫里并没有几位嫔妃。徽宗究竟有多少女人呢?有一本小书《开封府状》给我们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资料。这本书实际上是靖康二年开封府官员呈交给金国元帅的“人肉清单”——金人索要的金银太多,宋朝拿不出来,于是将徽宗、钦宗、诸王妃、帝姬(即公主)、王女、王孙等折价抵扣:帝姬、王妃一人抵扣金一千锭,宗姬一人抵扣金五百锭,族姬一人抵扣金二百锭,徽、钦二帝的妃子当然更值钱些。该文书记载徽宗的贵妃、德妃、贵仪、淑容、婉容、婕妤、才人、贵人、美人、夫人等有名号的女子共一百四十三人;嫔御九十八人;御女七十八人;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零四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那些有名号的女子都标明了岁数,基本上都在十六七到二十一二之间。这么多美女徽宗还嫌不够用,不厌其烦地跑到醉杏楼,和名妓李师师搞上几腿。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