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最不靠谱的是谁(2)

  这里面有一个人无论怎样分,感觉都有点不伦不类,而观其人平生言行,当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最不靠谱者,真不知李二当时是看走了眼,还是脑袋被门夹了,或者是非要凑成双数,胡拉乱凑了这么一位,此人就是郧公张亮,这位张爷,一生文不成,武不就,且行事乖张,劣迹斑斑,最大的能耐就是告密。新旧唐书对其评价都不高,言其外表敦厚而内心实怀诡诈,而且此人伪装易容术极其巧妙,就连一代名相房玄龄和军事指挥家李绩都被他忠厚的外表所蒙蔽,而极力在李二面前推荐,可惜张亮却难当大任,有负重托。

  张亮,郑州荥阳人,出身贫寒,世代务农为生,此人是瓦岗寨义军首领李密的部下,隶属于李绩,后来随李绩一块降唐。张亮人生中的第一次发迹得益于告密,在李密手下时,张亮仅仅是个侍从,类似仪仗队里的一个小官员,并未受到李密重用,李密第一次用异样欣赏的眼光打量他,是因为他揭发了义军中某位将领想要谋反,李密觉得张亮此人至诚至信,于是提拔重用为骠骑将军。张亮登上权力顶峰仍然源于他的告密,贞观十七年,张亮从京官调任地方长官,侯君集用言语相激,问他为什么会受到排挤?张亮反唇相讥说你都被排挤了,还替我抱得个鸟冤?侯君集说,你我都如此郁闷,不如一起拉杆子造反。张亮不置可否,返过身就把侯君集给卖了。好在李二是个明白人,说你俩私下里说得话,老侯怎么肯认帐?后来侯君集造反被诛后,李二想起了张亮先前的话,优诏嘉奖,提拔其为司法部长,入朝参政。

  告密是其所长,而带兵打仗则是张亮之短,很难想像,出身于义军将领的张亮统兵打仗竟然完全是外行,白跟足智多谋的李绩混了那么长时间,张亮的人生哲学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没有大树了咱就逃,逃得越远越好”,李绩一身都在关照这位不学无术的手下,没料到后来张亮竟然爬到了他的前面,所认非洲人吧,正宗黑人一个。早在李绩让其守郑州时,王世充来犯,张亮一见之下魂飞魄散,撒腿就跑,亡命于共城山野湖泊。李绩领命讨伐刘黑闼时,让其守相州,时刘黑闼大军进犯,张亮一看敌军旌旗遮天蔽日,兵锋甚锐,再次撒开脚丫子,撇下一城军民,弃城逃跑。这样一个打仗稀松,老玩越野赛的老兵油子还屡次独挡大任,不知是李二还是李绩哪根弦抽筋了?

  怂人有怂福,瓜人有瓜相,张亮这个人打仗虽然太次,但是狗屎运太好,于是就有了历史上最为搞笑的一次对外战争大捷。李二想要做文治武功开天辟地的天朝大帝,于是下令讨伐近邻高丽,张亮这回脑袋清亮了不少,极力劝戒,谏议无效,于是自告奋勇担任北伐军大总管,管理军船事宜。这下,老张脑袋又不清亮了,自己几斤几两也不掂量掂量?大概是觉得跟着李二大树底下好乘凉可以混上个功劳,到了高丽建安城下后,张亮四下派出士兵出去打柴找吃食,营垒未固,忽然高丽一大队人马杀到,军中士兵张皇失措。张亮本性怯懦,真正冲阵临敌的场面几乎没有经历过,“无计策,但踞胡床,直视而无所言”,吓得目瞪口呆,傻了,这一次竟然连逃跑都想不起来了。他手下将士见到这种情形,反误以为张总管临危不惧,胆气冲天,都稳下心神挺身斗敌,其副手又及时赶到,鸣鼓奋击,竟大破敌军,这都什么事儿啊?好在李二知道张亮打仗实在不行,也没责怪他,说到底不是还打了胜仗吗?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