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子出嫁竟流行索要高额嫁妆
被迫为女儿筹备实物嫁妆的风气从宋朝初期开始增长。
到11世纪中期,事情看起来表现为,嫁女比娶妇要花更多的钱财已成理所当然。
比如,范仲淹(989—1052)1050年为义庄制订支出的规则时,划出30贯钱为嫁女时使用,儿子娶妇则为20贯钱。嫁妆的走高不久便达到不得不借债为女儿办嫁妆的程度。
苏轼自述他借了200贯钱资助一位女亲戚出嫁。蔡襄(1012—1067)于11世纪50年代任福州(福建)州官时,发布文告指出:“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岂为财也。
女子出嫁嫁妆丰厚
代替这种真知灼见的是,人们选新娘时非但无视这个真理,还不问对方的家庭地位,满脑子只盯着嫁妆的厚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