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药厂在他国试新药 致数百人死亡为何却乐此不疲(3)
“大胆试验”的糟糕结局
于是,一些在美国不能做、不敢做的“大胆”试验,都被拿到发展中国家。而且,大量的新药试验外包,已经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新行业。以往,新药试验都是在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进行,如今,却由独立的机构“承包”一切。这些机构负责招聘试验对象,主持试验工作,甚至捉刀代笔,起草发表在医学杂志上的科研论文。在海外新药试验第一线,技术人员召集试验对象,管他们吃喝,给他们服药,并负责抽血检验药效。整个过程已经变为一个流水线作业,而这个行业每年收入在200亿美元以上。
不过,这个利益链的背后却是暗藏杀机。几年前,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49名儿童因参加一个为期30个月的药物试验而死亡。医生在他们身上测试了包括高血压药物在内的各种新药,有的药从来没在18岁以下的病人身上用过。参加试验的4142名儿童中,有2/3不满1岁!
2007年,波兰某地的一批流浪汉也参加了一个流感疫苗试验,他们以为自己得到的是免费流感疫苗接种,每人还喜滋滋拿了2美元报酬。结果,这次试验造成至少20人死亡。
2008年,以美国为营运中心的葛兰素史克公司在阿根廷最贫困的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省试验一种新药,造成14名儿童死亡。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文盲,签约时根本不知道孩子要参加新药试验。而那些劝说孩子父母签约的当地医生,却能从制药企业那里得到一笔不菲的好处费。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新药试验数据常常有假。2007年,加拿大医生古雅特在阅读医疗文献时发现,美国一家药厂在伊朗进行的一种心脏病药物试验数据“假得无可救药”。后来他得出结论,一些帮助进行试药工作的当地医生为了赚钱,不惜去迎合药厂的想法来修改甚至炮制数据。“俄罗斯一些地方的医生每月只赚几百美元,但通过参加药物试验,却可以拿到几千美元报酬。”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糖尿病药物文迪雅,最大规模的一次临床测试是在拉脱维亚、乌克兰、斯洛伐克、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等国进行的。该药上市后成为畅销药物之一,但严重副作用不断出现。2010年9月,欧盟不得不命令此药退市,美国监管机构则对其销售进行严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