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皇帝郭威:娶了四个寡妇的痴情皇帝(2)
郭威的第三任正室为张氏,在嫁给郭威前也曾嫁过人。张氏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张同芝在王镕手下当谘呈官、检校工部尚书。王镕死后,张家家道败落。前来平乱的军队中有一名禆将武从谏见张氏年幼可爱,又无归宿,便将她带回太原老家,给儿子当媳妇。后来,张氏的丈夫去世,张氏守寡。当时,郭威身在太原,由于第二任正室杨氏已逝,便娶了张氏。郭威富贵后,张氏被封为吴国夫人。乾祐三年(950)十一月,后汉隐帝刘承祐因猜忌郭威,下诏尽杀羁留在东京的郭威家属,张氏等家眷全都被斩首。郭威称帝后,追封张氏为贵妃。
郭威的第四任正室为董氏,与前面三任不同的是,董氏是以侧室身份嫁给郭威的,不过董氏与柴氏、杨氏、张氏一样,也是个死了丈夫的寡妇。董氏是一个底层小吏的女儿,镇州之乱中与家人失散,被一位牙将收养为女。十三岁时,董氏回到亲人身边,由大哥董瑀做主,嫁给后晋一位名叫刘进超的官员为妻。后晋灭亡后,刘进超被掳身亡,董氏寡居洛阳。郭威带兵路过洛阳时,听说董氏新寡无依,便将她聘纳为妾。郭威称帝后,没有正室,于是将董氏升为正室,册封德妃,董氏成为郭威的贤内助。广顺三年(953)夏,董氏染病而亡。
除了柴氏、杨氏、张氏、董氏四任正室,郭威还有皇甫氏、刘氏、李氏等嫔妾,但这些嫔妾出身不详,也未能成为郭威的正室。可以说,郭威的四任正室全是夫死再嫁的寡妇,而且杨氏还当过两回寡妇。封建时代,礼教强调妇女从一而终,夫死守寡,一般不再改嫁;而男子除非丧偶或条件差劣,也一般不愿娶寡妇。郭威为什么娶了四个寡妇?有人说他“不忌口”,有人说他“重口味”,还有人说他是“寡妇控”。对此,清人赵翼也表示“不可解也”(《二十二史札记》)。笔者认为,这与郭威早年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
郭威本姓常,出身寒微,早年丧父,母亲迫于生计,带郭威改嫁过郭家,于是改姓郭,“幼随母适郭氏,故冒其姓焉”(《五代会要》)。在郭威看来,连母亲都能以寡妇身份改嫁,他为何又不能娶寡妇呢?再者,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乱,门阀士族已经彻底灭亡,活跃于政坛上的人物多半出身于草莽和社会下层,礼教门阀思想非常淡薄,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只要有姿色或好品行,哪怕是寡妇,也会受到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的垂青而续娶。后唐明宗淑妃王氏、后晋出帝皇后冯氏就是寡妇出身。应该说,续娶寡妇之事,在割据政权统治者中大量存在。郭威起初条件差,后又接连丧偶,续娶寡妇也在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