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投靠刘备后为何会郁闷而死?马超是怎么死的?(2)
再说双方的交战,西凉联军根本就从来没有占据丝毫上风,给曹丞相秋风扫落叶,一下子把十万多西凉联军扫回老家去了,割髯弃袍纯属子乌虚有。割髯弃袍是为了满需要而作的文学处理,但下河争船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馀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原来是曹操大军渡河之时,马超抄后路攻击曹操大营,而曹操大军已经大部分渡河成功,曹操见势不妙,马上上船渡河,若不是许褚,恐怕不是船给落水的士兵扳沉,也给马超军的弓箭射死。不过在这场战争中,马超多少也表现出战术头脑,在曹操大军渡河时,马超并没有狙击已经渡河的士兵,因为曹军必然已经做好了西凉军来攻击的准备,而是抄路攻击还没有渡河的曹军,还差点要了曹操的命。《曹瞒传》曰:“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合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虽然《曹瞒传》有恶意中伤曹操的意图,但这里的记载还是可信的,因为曹操深得部下爱戴,故在他有危险时,惶惧乃人之常情。从曹操部下的反应,也可看出当时曹操的确形势相当危急,这一切,当然都是拜马超所托。其实早在曹操渡河前,马超已经识破了曹操打算渡河的用意,“初,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马超建议大军在渭北狙击,不让曹军渡河,但韩遂反对而作罢,后“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倘若马超之言得以施行,曹操败给马超的几率固然很小,但战事恐怕又要拖长了不少时间。
接下来,西凉联军给曹操、贾诩用计杀得大败,马超、韩遂等人逃回老本营,后马超不甘失败,再次纠集兵力,可这次根本成不了大气候,给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当地官吏击败;尔后投奔张鲁,在张鲁处郁郁不得志,转投刘备,可在刘备那里仅仅风光了极短一段时间,又重新郁闷起来,不久就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