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房中术的衰落 女子为试验品(4)

中国历史上真正把房中术深化、系统化并广泛运用于实践的是道教的创始者
通过以上叙述,可见我国古代房中术之概貌。《辞海》对房中术所下的定义是“古代方士所说房中节欲、养生保气之术”,似可斟酌。房中术的主要派别提倡“合气”(男女性交)以修炼,而节欲只是其次要派别、次要方面;同时,房中术的后来发展与医学相结合了。所以,如果把房中术定义为古代与医学相结合的通过对性生活的调节以养生保气、益寿延年之术,也许更恰当些。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把房中术深化、系统化并广泛运用于实践的是道教的创始者。他们并不仅仅停留于怎样使性交不伤身体,而是进一步倡导怎样通过性交有益于健康长寿。这些事,始于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创立道教的张道陵。
张道陵是东汉时的沛国人,本为士子,博通五经,做过江州令。后来,他产生了一个思想:经书读得更多有什么用,人死一切皆空,于是就钻研长生之道,而且弃官隐居于洛阳的北邙山,给人治病;以后,又杖策游龙虎山,修炼道成。
他创立了道教,凡是入教的都要出五斗米,所以也称为“五斗米道”;由于道教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所以他所创立的道教也称“天师道”。
张道陵给人治病,可是他并不是什么医学家,至多是实行类似现代的理疗,而且又多从如何性交来进行治疗,“其治病事,皆采取玄素,但改易其大较,轻其道尾,而大途犹同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