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朝崇祯皇帝之死却为何是清朝之痛(3)

  虽然绝望,但是皇帝必须有皇帝的尊严,不能束手就擒。于是崇祯帝回到乾清宫,派人将太子和永王、定王送到外戚周奎、田弘家里,拔剑斩长公主,催促皇后自尽。天还没亮,皇城已经失守,崇祯帝下令鸣钟召集百官,竟然没有一个人到来。此时的崇祯帝,只有太监王承恩陪在身边。于是崇祯帝又出了宫去,登上煤山,去掉冠帽,打开发髻,披发遮面,用帛上吊自杀,太监王承恩也一同吊死,只留下了崇祯帝写在衣襟上的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平心而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崇祯帝朱由检并不算是一个无道昏君,荒淫无度、酒池肉林等等与他毫不相干,倒能称得上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后人最多也就只能说他有心无力,志大才疏。这样一个皇帝,若是生于太平盛世,做个守成之主其实并没问题,可惜朱由检似乎是命中注定要做亡国之君,他登上大明江山的宝座之时,面对的是一盘虽然表面上还能苟延残喘,但实际已经无力回天的棋局。“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万历之怠惰。”

  (《清仁宗实录》嘉庆九年三月壬寅)有时候历史真是不可理喻。在中国,皇帝是九五之尊,多少人梦寐以求,或许真的是要有足够硬的命才能享受做皇帝的福分,历朝历代的皇帝在位时间都不算很长,二三十年已经是了不得了,还有不少中途亡国或者被篡位,难免不得好死。在位超过四十年的皇帝寥寥可数,汉武帝、康熙乾隆也都算是一代明君,偏偏这个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竟有二十年深居宫中,不问国事,和文武百官面都不见一次,明朝灭亡的悲剧在他那里就已经注定。

  如此昏君却做了这么久的皇帝,留下一副烂摊子最后落到朱由检手上,除了让人感慨历史沧桑,世事无常之外,也不由得要为朱由检的个人命运感慨一下:这皇帝做得实在是太背了。然而当年在绝望中自杀的崇祯皇帝不会想到,他这一死,个人的悲剧命运固然是烟消云散,但是将留下怎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 整个中华民族,在这种局面下将何去何从,现在的人们回首三百余年前的那段历史,忽然发现,崇祯帝留下的这个局面,以及随后发生的种种阴差阳错,机缘巧合,给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最终造成了令人扼腕叹息的永久遗憾。这遗憾,就是清朝的“痛”。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