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才的曹操为何要除掉手下的这三个人才?(3)
谋杀的要领在于周密、严谨的部署和策划。曹操精细盘算,认为给孔融罗织罪名最为妥当。这罪名还不能是一个,要多个。
于是,谋杀行动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这年的八月二十四,曹操派光禄勋山阳人郗虑出任御史大夫。为什么要让郗虑做御史大夫呢?因为曹操很清楚,此人素与孔融不合。
第二步:郗虑一上任,曹操就马上指使他搜罗孔融的过错。郗虑既乐意又卖力,搞别人兴致差点,搞孔融他来劲了埃
很快,郗虑就搜罗到给孔融定罪的证据——孔融曾经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这就是谋反的论调。而且,从前孔融在北海的时候,看到王室不安宁,招集徒众,要想图谋不轨,后来和孙权的使臣谈话时,又毁谤朝廷。
要说这罪名够大了。可曹操认为,仅此一项罪名还不够猛,命郗虑继续秘密调查搜罗。
于是,郗虑又收集到孔融的两大不孝的言论。
一个是不尊重先哲。孔融曾和祢衡互相吹嘘,祢衡赞孔融,说你是“仲尼不死”;孔融则回赞祢衡,说你是“颜回复生”。俩哥儿们脸皮确实够厚的。
另一个不尊孝道,闹饥荒的时候,孔融对别人说,“如果父亲不好,宁肯把东西让给别人吃,让父亲饿死”;对于母亲,孔融认为,母亲和儿子没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双方就毫无关系了。
得,两大罪名,不忠不孝。一个鼻孔流血,只是火旺,两个鼻孔一起流血,你死定了。实际上,一条谋反言论就足以干掉孔融了。为什么曹操偏偏要两项罪名呢?
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其一,汉朝是主张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曹操的精明和奸诈就在于,以不孝为罪名强加于孔融,不仅除了心头之患,而且表明自己遵循孝道,维护汉室。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笼络人心的角度,都让自己获得利益,可谓是一箭双雕。
其二,以不孝定孔融的罪,可以充分掩盖谋杀动机。在不孝的后面,再加上一条谋反的“副罪”,孔融便更加罪有应得了。
好文推荐
-
张国焘明知毛泽东不会杀他仍要去台湾
张国焘与毛泽东当年在陕北 张国焘心中抱定主意,无论如何决不能留下来。他…
-
男子被雷劈结果意外拥有超能力千里眼和读心术
根据东森新闻云报导,澳洲摄影师斯基纳(Brian Skinner)去年11月在新南威…
-
笑惨了~狂风下的自拍:一个个都是“龇牙咧嘴”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8日报道,英国一家摄影公司Hashtag与宽带服务商Virg…
-
英国夫妇海滩散步惊现9米海怪尸体
居住在英国苏格兰阿伯丁郡的一对老年夫妇在海滩遛狗时,突然发现一具正在腐…
-
76岁老汉因50元“小费”锤死67岁情人
随县一76岁老汉背着家人长期与邻近一乡镇老妇保持不正当关系,因50元“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