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地震,是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对地震的研究,在今天仍然没有进入完全的自由王国。然而,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竟然有人制造出了能测出数百公里外地震的仪器。发明这台仪器的,就是曾经创制了水运浑天仪的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巨匠棗张衡。
张衡(公元78? 39),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少怀壮志的张衡,勤奋好学,刻苦过人。到青年时,就已经德才双修,声名远播。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张衡写出了著名的《两京赋》。在进入而立之年后,张衡的研究趣向逐步转到了自然科学(特别是天文、地理、制造领域)与哲学方面。
永初四年(公元111年),张衡应召入京,先后担任郎中、太史令、公车司马令等职。其中,以担任太史令的时间最长,他的成就,大多是在这一期间取得的。元初四年(公元117年)制成了水运浑象,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至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制造出了指南车、记里鼓车、自飞木雕、地动仪、候风仪等机械、仪器。这其中的任何一种,在一千八百多年前都是冠绝一时的创造发明,而张衡一人就拥有如此之多的发明,不能不使人由衷的折服。

张衡所以会想到创造发明地动仪,很可能是由于东汉永元四年(公元92年)至延光四年(公元125年)连续发生了二十多起危害较大的地震,使得这位忧国忧民的科学家决心要造一台能测定地震的仪器。最终,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器棗地动仪。
地动仪的全名是候风地动仪,候风二字体现了张衡的地震理念,即西周时期以来对地震的传统理论认识。早在西周晚期的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原地区发生了一次极其剧烈的大地震。当时的一位大臣伯阳父,以阴阳之气失序来解释地震产生的原因与机理,从此成为古代中国地震的经典理论。
据《后汉书·张衡传》的记载,这台地动仪的外形如同酒樽一样,最大腹径八尺(约当今190厘米左右),是以精铜铸成的。器体外刻有篆文与山、龟、鸟、兽等图案。器体内部中央竖有一根铜柱,称为都柱。都柱上有八条通道,上面安装有发动机构,称为牙机。在器体外铸有八条龙,头朝下,尾朝上。八条龙的龙头又都与内部的八条通道对应连接。每个龙头下面,又都有一只铜蟾蜍蹲在地上,昂头张口。
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一个方向发生地震的时候,都柱就会向这个方向倾斜,同时也就触动了牙机,引起体外龙头上嘴会张开,龙嘴内含的龙珠就会掉下,正好落入下面蟾蜍的口中。人们只要看到哪个方向的龙珠落下了,也就知道这个方向上的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
好文推荐
-
英国夫妇海滩散步惊现9米海怪尸体
居住在英国苏格兰阿伯丁郡的一对老年夫妇在海滩遛狗时,突然发现一具正在腐…
-
男子被雷劈结果意外拥有超能力千里眼和读心术
根据东森新闻云报导,澳洲摄影师斯基纳(Brian Skinner)去年11月在新南威…
-
76岁老汉因50元“小费”锤死67岁情人
随县一76岁老汉背着家人长期与邻近一乡镇老妇保持不正当关系,因50元“小费…
-
张国焘明知毛泽东不会杀他仍要去台湾
张国焘与毛泽东当年在陕北 张国焘心中抱定主意,无论如何决不能留下来。他…
-
笑惨了~狂风下的自拍:一个个都是“龇牙咧嘴”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8日报道,英国一家摄影公司Hashtag与宽带服务商Vi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