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真实李世民竟多次动不动流泪(2)
哭着哭着,命运就变了;再哭着哭着,就越来越孤单了。当亲人一个个离去,肱骨之臣渐离身侧,李世民该有多孤独?所以才会绘了凌烟阁二十四忠臣像,见不到,那就看着画像自己细细地想吧。
唐朝是一个疏朗的朝代,没那么文气拘谨,却又豪放任性得厉害。这样的盛世是从李世民开始的,现代人拍唐最有唐风的当属《贞观之治》了,一板一眼,有如穿越,亦如场景再现。比如每次看到房玄龄杜如晦穿着紫色朝服在金色阳光下呵呵笑的场景,我老是想起章怀太子墓的那幅壁画,壁画上的两个官员正在议事,满脸都是心思。

还有鸿胪卿唐俭。乐呵呵地就出使突厥了,坐在地上说喝酒喝酒,说啃羊腿啃羊腿,笑得一脸无所谓。打猎也不在话下。那时候皇帝和臣子还可以紧紧地坐在一起,喝酒聊天,议论国事。哪怕当面指出错误他也不以为意。
为什么良臣贞观朝特别多?因为李世民心特别大。心胸宽广,事业心又强,身边又有一个很强大的团队,文有文的睿智,武有武的谋略。能不强么?
这样一个帝王,后来有些为人诟病的细节。我想和他的痛哭一样,还是因为老,和寂寞吧。”记得那时年纪小,你爱唱歌我爱笑“。那种智力上的匹配感,那种战场上所向披靡、威风八面,可以开怀大笑,可以携手共创一个盛世的感觉,而这些人离他而去了。当时有多痛快,失去之后就有多颓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