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秘唐朝皇子多半为何会被废或惨死的内幕(2)

  唐朝之时嫡长子继承之风是很有基础的,但是唐朝尚武,皇帝大都喜欢勇猛的皇子。而勇猛的儿子不一定会有权臣的支持也不一定是嫡长子。皇帝喜欢,权臣支持和嫡长子继承制这三个难以做到平衡。

  李世民首开先河,上梁不正下梁歪。唐朝尚武,风气开发,所以皇帝也不像其他朝代那么看重。所以常有公主皇后掌权。而有能力的大唐皇子就更是不会落后。

  运气因素。李世民权势相当之大,身后也有一群可以压倒朝廷的文臣武将作支持,就算李世民不想做皇帝,他身后的文臣武将也会为了自己而支持李世民。李世民晚年,大唐皇子和魏王争权,全被李世民废黜。又因为有长孙无忌的支持,所以李治称帝。李治中年多病,武则天掌权。之后因为武则天的原因,使得太子多换且难以登基。武则天晚年政变被废,大唐皇子李显即位。而李显懦弱,韦皇后和长乐公主掌权,随后就是又一波的动乱。

  动乱之中,李隆基发动政变杀掉韦皇后和长乐公主。迎父亲李旦为帝,李旦便立大唐皇子李隆基为太子。后面李隆基登基,又与太平公主对峙,李隆基杀掉太平公主掌握实权。李隆基立太子以母为贵,所以有废有立。晚年安史之乱,太子李肃自立为帝,以此为终。而李肃之后皇室衰落,大唐皇子逐渐就彻底成为朝臣废立了。

  唐朝的皇权是最不集中的时期。唐朝的时候士族力量很强大,使得皇帝也不会因为一己之私去擅自打击士族。唐朝的地方政府都享有很高的权力。特别是军权,而中央军队实力最多只相当于几个藩镇,难以出现高度集中的皇权。唐朝风气开发,生活富庶,民众思想高,皇帝也难以愚民。唐朝皇帝自身修养也高,很尊重朝臣的意见。 

  大唐皇子们的命运便可见一斑。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也并不好坐,伴君如伴虎弄不好就丢了性命!这如履薄冰的日子过得心惊胆战,还不如做个闲散王爷或者世子来的自在!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