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简介|韩信怎么死的|韩信为何得不到刘邦重用(3)

如此看来,刘邦的话非常有道理,这和战国时期的赵国平原君话语一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不过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在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能噎死。韩信是个成就大事业的人,自然不拘小节,因为家里穷,韩信葬自己母亲的时候,居然连棺材都买不起,民间更有“九里山前活埋母”的说法;韩信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没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投军项羽,项羽看他貌不惊人,因此只让他做警卫员之类的小官;韩信虽然挎着长剑,但是依据当时的法律,不能杀人。因此街头受人凌辱遭遇钻裤裆。种种行为表明,韩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角色,不适合担当统领天下兵马的重任。
不过,人的才能往往就是如此,唱歌的,舞蹈不一定好;唱戏的,杂技不一定擅长。诸葛亮可以调兵遣将,赤膊上阵未必能占上风。还有一些人在时运不济的时候,未必能有叱咤风云的举动。就是刘邦本人,当年在沛县混吃混喝的时候,也不一定想到今后自己能够成就一番皇帝的千秋伟业。如此何必对韩信的过去耿耿于怀呢?
还好,最后刘邦改弦易辙,听从了萧何的规劝,否则,一个千秋良将说不定就与刘邦失之交臂,没有韩信的加盟,刘邦想打江山,肯定将费好大一番功夫。而刘邦成就帝业之后,也很感慨:“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此时方才明白昔日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