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后上八宝山到底是啥待遇?

  对于中国的干部来说,人生最后一项荣誉,无疑是上八宝山。

  这座中国最有名的、规格建制最高的园林式公墓在北京西郊长安街延长线上,离天安门15公里。

  上八宝山,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逝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待遇?

  八宝山是怎么来的

  八宝山原名韩家山,是北京西山山前平原上的一座山丘。明朝永乐初年,有司礼监太监葬于此,旁边建寺,后改名为褒忠护国寺。明清两代,这里都是年老的太监养老的地方。

△清代褒忠护国寺周围的墓地

  1946年,民国政府将此地改为忠烈祠,将抗战中牺牲的将领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38人安葬于此。

  新中国成立后,总理周恩来建议,筹建革命公墓来安葬先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经过四处挑选,最终选定了八宝山褒忠护国寺的旧址。

  革命公墓从1950年7月开始动工,最初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然而这里安葬的不仅仅是北京的烈士,所以在1970年改名为八宝山革命公墓。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