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吃兔兔?澳大利亚人恨不得灭绝它们(6)

  然而,随着免疫能力的逐渐增强,澳大利亚兔子在感染上粘液瘤病毒以后,死亡率越来越低,到目前已下降到40%.与此同时,兔子的数目也逐年回升,到1990年时已恢复到6亿只左右。为了防止灾难重演,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一直在不停试验各种不同的生物控制方法,引入多种病毒,以达到抑止兔子大量繁殖的目的。目前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是一种最早在中国发现的兔杯状病毒。1995年,在南澳大利亚,由于实验室的意外事故,使这种病毒流传到了外界,在短短8周的时间内,就造成1000万只兔子因病毒性出血症发作而死亡。

  解铃还须系铃人

  澳大利亚这场持续了百余年的“人兔之战”,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实际上,这样的问题绝非澳大利亚所独有,近些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我国就是受外来物种入侵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的入侵生物共有283种,伶仃岛的微甘菊、云南滇池的水葫芦、西双版纳的飞机草、正在毁掉海岸滩涂的大米草……甚至被人们当作美味的小龙虾,都是典型的入侵生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外来物种的引入。从森林到水域,从湿地到草原,甚至在城市居民区,都可见到这些生物“入侵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4亿元人民币,仅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费一项,就需4.5亿元。

  即便如此,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所受到的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显然还不是最严重的。移民大国美国也是生物的移民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国土上生长着约20万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植物,每年花费的用于外来物种控制的费用多达60亿美元,而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带来的经济损失则高达1500亿美元!据印度和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称,这两个国家每年由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300亿和800多亿美元。而这些,还不包括那些无法计算的隐形损失。在全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大约有35%~46%的植物是部分或完全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

  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天然的隔离屏障。然而近几百年间,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运输业、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借助人的帮助,外来物种冲破天然阻隔,远涉重洋到达新栖息地,繁衍扩散成为入侵物种。“是人,打破了时空限制,缩短了时空距离,使原来物种千百年才能完成的入侵历程,得以在一夜间完成。”

返回未解之谜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