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高僧火化后的舍利子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舍利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舍利一般分为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全身不会腐烂且不需要经过火葬的就叫做全身舍利;火葬后的遗骨则为碎身舍利。而在《浴佛功德经》中又将舍利分为生身舍利和法颂舍利两种。
驮都,也叫设利罗,是舍利子的印度话,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是一个人的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来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的形状与一般死人骨头大不相同,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还有的呈莲花、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更是如此,白、黑、绿、红的均有出现。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再加上自己心中的大愿力所得来的。正如佛教认为,舍利子的形成与修行者生前的修行有密切关系,就像佛陀涅槃后所烧出的舍利有一石六斗之多。另外只有修行高的僧人和在家信徒往生后才会得到舍利子。因此,它也是稀有、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