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大厦破纪录背后的诸多高新技术(7)
故事二:创新来自“变一变”
侯玉杰介绍,超高层垂直运输施工电梯必不可少,常规施工电梯使用的都是电缆供电,117项目也不例外。但随着高度的上升,天津的大风可给大厦建设带来不小的麻烦,400米高空大风可以让电缆脱离保护架,致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个安全隐患,创新工作室召集电梯生产厂家和公司设备公司的专家多次沟通,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最后决定采用滑触线替代电缆改变供电模式,并经过共同研发改良设计出新型产品,规避了滑触线容易接触不良的缺点,且实现了安装拆卸简单、故障率小、维修方便、附加值高、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垂直运输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安全隐患得到有效防范。因为117项目滑触线电梯安装高度已突破400米,在国内属首次,工作室攻关小组也每日都在监测电梯的运行数据和风速,工作室成员的每一次数据监测,都会为国内其他超高层施工滑触线的使用带来不可多得的经验。
故事三:创新来自“加一加”
侯玉杰介绍,117大厦像很多国内在建超高层一样,在使用顶模系统进行核心筒结构施工,然而由于顶升模架系统覆盖于结构顶部,导致塔吊无法进行核心筒内部的材料、构建吊装。另一方面,顶模这个“金刚罩”内部有上下通透的空间,容易产生高空坠物引起安全事件,就此召集工作室成员开会讨论,最终创新性地使用核心筒硬质防护与行吊集成系统,这个发明可以确保核心筒内部钢吊件和材料的调运、安装效率,同时兼做硬质防护网、防止高空坠物,也就保证了核心筒内工人、构件及器械的安全,这是117项目的首创。
侯玉杰表示,他想传达一个观念:那就是创新从来就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改进、提升,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因为发展而美好,因为创新而伟大。创新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创新关乎国家安全,创新关乎民族伟大复兴,在劳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梦想,117大厦才能够从地下数十米一直建设至如今的597米“问鼎”华夏,创新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