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神话 杜伯索命故事
穆王传位下去,传了几代,到了厉王手上,周王朝就越发衰微了。厉王既贪利,又暴虐,终于被赶逐到外国而老死在那里。继承王位的是他的儿子宣王,是历史学家们一致公认的比较好的贤王,使王朝又有了一些中兴的气象。可是这种气象为时并不长久,由于政治措施的不当,到宣王晚年渐渐又回复到了原来的状态。宣王本人也有些丧行败德的事,以至于传说他悲惨地死在一个复仇的冤鬼手里。
故事是这样的:据说有一个杜国的诸侯叫恒的,在朝廷作大夫,因为他封在杜(在现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南),人们又叫他做杜伯。宣王有一个宠妃很喜欢年轻英俊的杜伯,想引诱杜伯和她通奸。可是正直的杜伯不愿意干这种苟且无耻的勾当,先是委婉后来索性正颜厉色地拒绝了。恼羞成怒的女人便在宣王面前哭哭啼啼地说杜伯的坏话:“那个坏家伙恒多可恶啊!他竟敢在大青白日对我施行强暴……”宣王一看这光景,不察虚实,就完全信以为真了,马上雷霆大发,叫人把杜伯抓了起来,关在焦(在现在河南省陕县以南)的地方,并且叫他的臣子薛甫和司工锜问杜伯的罪,一定要把杜伯弄死才能甘心。
正在要杀杜伯而又审问不出他的罪情的时候,杜伯的朋友左儒,也在朝中做官,眼见杜伯遭了奇冤,心怀愤懑,就毅然挺身而出,在宣王的面前替朋友申辩。翻来覆去,力争了好几次,可是固执的宣王,全然不停左儒的忠谏,反而责备他说:“违背主上,袒护朋友,这就是你了!”左儒回答说:“我听人说,主上行事有道理,朋友行事没道理,那么就顺从主上,惩罚朋友;反过来说,假使朋友行事有道理,主上行事没道理,那么就只好站在朋友这边,违背主上了。”宣王听了勃然大怒,厉声说:“好大胆子!赶紧改变你所说的话,给你生路一条,要是不然,那只有死!”左儒只淡淡地笑了一笑,说:“我听说古来的节士决不糊里糊涂地死去,但也决不轻易改变他的主张以求得活命。死就死吧,我将用死来证明我的朋友杜伯确实是无罪的,也将用死来证明王上杀杜伯确实是错误的。”盛怒的宣王不由分说,就把无辜的杜伯杀了。左儒因为宣王一定要施逞淫威,不听忠谏,回到家里,也愤而自杀死了。
杜伯临死,恨恨地说:“王上杀我,我是完全清白无罪的呀!假如人死了以后无知无识,那就罢了;如果死后还有意识,不出三年,我一定要让王上明白他杀害无辜的罪恶!”
时光像流水,三年匆匆就过去了,死者临终的话,人们也早就淡忘了。终于来到了这么一天,周宣王会合众多的诸侯,在圃田(在现在河南省牟县西南)一带泽薮里打猎,出动了好几百辆车子,随从的有好几千人,旌旗羽旄,铺山盖野都是。到了太阳正当顶的中午,忽然在人群和车群当中,出现了一辆奇怪的车子:马也是白色的,车也是白色的,车上却坐着一个穿红衣、带红帽,手上拿着红弓箭的人,大家一看,正是三年前死去的杜伯。杜伯的外貌和当年并没有两样,只是脸上显出一种准备报冤雪恨的肃杀之气。人们吓得四下逃散,原野上的车马乱乱纷纷。杜伯赶了车子直追周宣王的车子,周宣王回头一看,脸色登时变得惨败。宣王正想勉强拈弓搭箭,射退这可怕的冤魂怨鬼,哪知道风驰电掣般的杜伯的车子早追过来了。杜伯这边弓如满月,箭似流星,飕的一箭射去,不偏不歪,正中宣王的心窝。宣王捧着箭杆,扭曲着眼鼻,身子向后一仰,然后又向前一仆,就伏在自己的弓头上不动弹了。阴惨惨的一阵风吹过去,怪人的马车刹时间消失了踪影。像蝇附蚁聚般地,奔散在四野的诸侯的车马重新集聚拢来,查看车上中箭的宣王,刚刚断气,身体还是温暖的。事后扛抬回去一检查,他在中箭后痛苦地一仰一俯之间,连脊梁骨都折断了。
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幽王即位做了天子。那时贵族尹氏在朝廷专权用事,把国事搞得一塌糊涂,百姓心里难受得像火烤,可是惧怕权奸的威焰,爪牙的残毒,时常只好是饮恨吞声,不敢随便乱说一句话。尹氏是一个大族,几代人没有分过家,连上家僮奴仆,人口总有好几千,都同在一个大厨房里开饭。据说有一年闹饥荒,这个贵族大家庭也略微受了一点影响:白米干饭一时供应不上了,大家只得把鼎锅镬子凑集起来暂煮几顿稀饭吃,一家子喝稀饭的咕嘟咕嘟的响声,几十里以外都能听见。有一回临到开饭,一清点人数,突然不见了三十个人,四处寻找的结果,才在一口大锅的锅底发现了这些人,正拿了锄头铲子一个劲地在那里挖巴锅的稀饭呢——从这个传说也可见到当时尹氏的声势是怎样的煊赫了。
由于权奸当朝,政治紊乱,民不聊生,更有一些奇异的传闻,流传后世:如像说从岐山发源的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水都一齐干涸了,周民族的发祥地岐山也崩溃了,好好的牛忽然变成大老虎,一群羊也忽然变成了一群狼,以至于百姓的洛水的南岸筑起一座避狼城,来躲避这些吃人的凶狼,等等。这些灾变,据说都是国家将要灭亡的征兆,古时候的史官便得把这些神话传说郑而重之地记载进史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