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开放独生子女政策结束 而我们成了历史(5)
赵白鸽声称,根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年轻的中国人都想要两个孩子。但她警告说,目前的计划仅用于研究潜在的变化,任何调整都不得导致出生率的猛涨。
赵白鸽的言论发表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不到一周,此时也恰好赶上北京准备在八月举办奥运会。
2014 年 法律虽然放宽了,但很多人并不愿意要两个孩子
正在等待自己第一个子女出生的郑伟与妻子孙丽。图片来源:Sim Chi Yin / 时报
2014 年,中国政府放宽独生子女政策,全国范围内,夫妻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
2014 年 2 月 25 日,Dan Levin 报道
虽然法律条文已经修改,但许多独生子女夫妇表示他们并不会利用此项新规定,因为抚养小孩的成本在不断增加。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实施 30 年后的今天,许多家庭表示,由于抚育孩子的成本与日俱增,他们不会利用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改变生第二个孩子。
“要是有两个孩子,你就没那么多钱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条件了。”北京一位已有 7 周身孕的 27 岁律师毛晓丹(音)说道。第一次怀孕的她已经决定不生第二个孩子了。她说自己担心的是高昂的房价和教育成本。“我老公的同事养了一对双胞胎,”她说道,“光是上小学的费用就快让他破产了。”
中国对过去 30 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最为重大的一项修订。根据新政策,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即可养育二胎。先前的政策只允许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妻生育两个孩子。此外老政策还规定,中国官方认定的少数民族、以及头胎是女儿或残疾儿的农村家庭可以例外。
政府预计,此次改革将会允许 1500 万至 2000 万对夫妇多生孩子,以帮助遏制出生率的大幅下降——据专家说,出生率的骤降已经导致中国人口结构在年龄与性别比例上出现了严重失衡。但是,中国官方新闻媒体引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举办的一项调查称,符合条件的夫妻中,只有大约一半有意愿生养两个孩子。
在采访中,许多夫妇将自己不愿意多生孩子的想法归咎于日益上升的生活成本。还有一些人则提到了中国一项持久的文化惯例:丈夫需要向妻子提供一套房、一辆车以及其他的物质财富——而这种需求可能会将一个大家庭推入债务的深渊。
36 岁的大学讲师丁女士有一个年幼的儿子。她把那些开销都代入到了自己再生一个孩子的成本里,认为生养第二个孩子可能将会是一场灾难。她说:“如果我冒险生两个孩子,那就意味着(我要承担)双份的房贷和压力。这压力太大了,简直不敢想象。”
这种心理可能会破坏政府出台新政策、改善中国人口结构失衡的努力。
在所谓的“独生子女政策”下,中国人为生儿子采用了多种性别选择手段。中国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症结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