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古老婚俗 新娘敲掉大牙(4)
仡佬族的婚姻,多为父母包办,重彩礼,现在也改变了,选择吉日后,迎亲这天,新娘由接青人和送亲人陪同撑着伞步行到婆家不拜堂,直接把新娘引入洞房。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天黑时到女家。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栏门礼”,要行敬酒、铺毡 、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说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轰笑。
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栏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者要全力保护突围。新郎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新郎执缰引路而归。
仡佬族的青年男女有情之后,就会摘下榕树叶,用角帕包着朝对方扔过去。这意味着爱情象榕树那样万古长青。过后,小伙子就会用红布包着一双筷子,去姑娘家求亲。
小伙子来到姑娘家,对姑娘父亲说:“阿格,明年我要到你家喝酒。”如果老人说:“不知道有没有酒,香糯还没有熟呢!”这表示八九不离十了。第二年,小伙子又提着酒壶来了:“阿格,我真的来喝酒了。”“要喝就喝吧!”
小伙子坐下后,姑娘的父母和兄嫂就会摆上酒菜,并请左邻右舍来喝酒“盘郎”。大家坐在桌子边,老人一边喝酒,一边颂扬古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事迹,对爱情中的种种丑恶欺骗进行鞭挞。当小伙子连声赞同,一再声明自己的诚意之后。大家就会盘问小伙子的具体情况,天南地北,无所不问。小伙子须谨慎小心回答。
如此盘问结束,亲事就算定了。第三年,小伙子仍旧是这个时间来到姑娘家,行“丢布礼”,实际上就是娶亲。小伙子打扮一新,手里拿着一段蓝色布匹,走到新娘家时,新娘迎出门来。新郎远远的将布匹扔向姑娘,姑娘的伴娘帮她将布匹围在腰间,新郎就可以接新娘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