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走了“零件”成“可再生资源”(2)

  骨灰捡“宝”

  英国260家火葬场中大约一半都和荷兰公司“正金属”签了约,在征得死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从骨灰中回收金属。整个欧洲范围内,与“正金属”合作的火葬场有数百家,每年总计回收大约250吨金属。

  回收的金属可能来自钢或合金制腿骨或者拧在骨骼上的螺丝钉,或来自牙箍、义齿、牙齿填充物或者棺材上的部件。

  也有些金属并非来自医疗用品。2012年10月,94岁老人罗纳德·布朗去世后火化,骨灰中分离出将近5公斤金属。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朗在法国北部作战时踩上地雷,虽然幸存,但大量金属碎片嵌入身体,当时无法取出,从此一直留在他的身体里,彼此“相安无事”。

  火葬场从骨灰中分离出金属,集中到“正金属”公司分类处理。相对普通的金属做熔化处理,铸成金属块,卖给制造路牌、路障、灯柱等设施的厂商。钴合金、钛合金等耐受火化炉高温的较贵重金属会被卖给汽车或飞机零件制造商。

  许多遗属支持回收骨灰中的金属。英国萨默塞特郡滨海韦斯顿一家火葬场平均每天火化4到5具遗体,每个月回收的金属可以装满一个挺大的箱子。

  “正金属”两位创始人吕德·维尔贝尔内与扬·加布里埃莱结识于1987年。整形外科医生加布里埃莱有一天问长期做铝回收生意的维尔贝尔内:“一个人被火化后那些植入他体内的金属部件怎么处理?”维尔贝尔内当时答不上来。经过一段时间调查,他发现那些部件或被丢弃,或者被埋进坟墓,成为“废铜烂铁”。

  两人1997年创建“正金属”公司,开始回收人体内“可再生资源”。

  捐助慈善

  维尔贝尔内说,目前全世界有五六家企业从事火葬场骨灰金属回收业务,多数在美国。美国“移植回收”公司把从骨灰中回收的金属卖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用于生产新的植入医疗器械,部分利润捐给慈善事业。

  “正金属”公司把利润的75%分给火葬场,由火葬场用于公益事业。荷兰“瓦利恩特博士基金会”协助火葬场分配从“正金属”公司获得的资金,资助癌症研究机构、学校图书馆等公益机构。

  “瓦利恩特博士”是荷兰第一个接受火葬的人。基金会管理人亨利·凯泽尔说:“我认为回收植入人体的物品、人工关节等是非常棒的主意。”

  “正金属”公司还把运营模式推广到国外。它与英国火葬场的合作始于2004年,如今每年回收75吨金属,10年来筹集了将近100万英镑(约合166万美元)善款。

  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上达比的多诺霍殡仪馆建于1898年。殡仪馆第四代管理者迈克尔·多诺霍说,由于火葬在美国越来越普及,殡仪馆几年前决定建火葬场,在网上搜到“正金属”公司后与其合作。

  多诺霍说,遗属大多支持火葬场与“正金属”公司合作,因为他们“愿意挚爱之人身上的东西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返回奇闻怪事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