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篡位者 背上千古骂名遗臭万年实在不值(2)
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篡位者 遗臭万年实在不值
与此同时,王莽新建立起来的政权也岌岌可危,终于在最后的农民起义中垮了台,但历史上篡位的并不止是王莽一个人,东汉末年的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可后人并未对曹丕加以恶评。还有之后的司马炎夺取魏朝政权,建立西晋。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明朝永乐帝朱棣抢夺侄子的江山,这些人都被历史上说的堂堂 正正,唯独王莽却被污名化了,追溯根源,大体是有以下这三方面原因:
第一,中国封建历史上,传统的观念是皇家史观容不得篡位者的事迹载入史册。一般篡位者都是想尽办法要将自己在历史上树立起一个光辉灿烂的形象,因为篡位者是会留下万世骂名的。同样,篡位者对其他朝代的篡位者也会给予丑化和贬低,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凡是做过皇帝或具备同等地位的人,都被传之以“本纪”,而王莽作为一个做了十五年皇帝的人,却被列入一般大臣名士的“传记”之中,不承认王莽的皇帝身份。可见汉代的统治者对王莽所持的态度。
第二,王莽之所以能被后人肆意篡改,是因为王莽政权的后继无人,王莽没有机会像李世民,朱棣等人,在篡位后巩固自己的政权并传之于后代子孙。他在位时,天下大乱,他被攻入京城里的起义军所杀,还没来得及巩固发展自己的政权,就戛然而止。这样一来,自然没有人会为他扳回正名,只能由得那些后人大肆篡改历史,夸大或虚构他们篡位的正当和合理性,然后贬损王莽的种种行为。
第三,被当做反面教材的王莽几乎成了每个朝代都要提的历史,代代相传,王莽被污名化的命运便是逃不掉了。而且古人一向都很崇尚秩序,他们不肯承认“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深受儒家教化的古人在思维上形成了一种定式,认为秩序不应当被打破,谁打破了这种秩序,谁就是罪人。
王莽篡位,就被人们认为是打破了原有的秩序,不论他再有能力,也只能被钉在历史罪人的耻辱柱上。从王莽的种种表现来看,他并没有当皇帝的才能,虽然他一心想要将天下治理好,但最后的结果不但丢了天下,也丢了自己的性命,更是背上了千古骂名,遗臭万年,实在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