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艾滋病起源|艾滋病能治好吗|艾滋病初期症状图片(5)

  法国和喀麦隆等国的科学家调查了788只于1999年至2000年间从热带雨林中被猎捕的野生猴子和猿,其中大部分被人当作肉类吃掉,少部分则被当作宠物饲养。血清分析表明,有131只猴子和猿的血样与艾滋病病毒抗原产生强烈反应,占16.6%;另有34只呈较微弱的反应。这是它们身上带有SIV的征兆,而且SIV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研究人员怀疑,这种情况在整个热带非洲的野生动物肉类市场上可能非常普遍。许多艾滋病的研究人员认为,在20世纪上半叶某个时候,艾滋病毒从黑猩猩跳到人类身上。他们认为,当类人猿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的猿猴版本)进入在西非或者中非猎兽者的伤口时,人类便首次感染该病毒。

  然而,吃猴可能患艾滋病这个理论也不完整,其中一个问题是,既然艾滋病是体液传染的病,因吃病猴子肉而感染到人似乎不是直接途径。据《新科学家》周刊的一则文章指出,德国的科学家认为,厩蛰蝇可能要对艾滋病毒入侵人类负责。最近,德国三名教授在德国《自然科学》杂志著文指出,艾滋病最初由猴子传到人身上是由一种名叫厩蛰蝇的昆虫引起的。这种飞蝇先是叮咬了患艾滋病的猴子,吸入有艾滋病病毒的血,然后又叮咬了人,从而使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以致发生艾滋病。这三名教授中的两名在1992年就提出了这个理论,但是所写的论文被《自然科学》杂志拒绝,没有发表。这两位教授一位是波恩大学的动物学家维尔纳·克罗夫,另一位是弗赖堡大学的病毒专家格尔哈德·布兰德。这次,他们与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科学家曼弗雷德·埃根一起进行实验,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给飞蝇吃,然后查看在飞蝇前肠中的血,发现在这里艾滋病病毒经受住了消化道中酶的作用,丝毫没有变化,依然有感染能力。同时他们也证明,在叮咬动物中,这种飞蝇总是先要吐出一些在其前肠中的血到受害者的血液中,由此他们得出上述结论。

返回奇闻怪事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