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鬼”:黄河捞尸人以打捞河中浮尸为生(3)
去年夏天,一艘运沙船逆流而上送沙子时,船工老王看到河中漂着一个竹背篓上坐着一个婴儿。眼看着竹背篓向下漂去,老王赶紧给老魏打电话。放下电话,老魏迅速将羊皮筏子划到了“老裤衩湾”河道中,竹背篓漂了下来,但却是扣在水面上,捞起后发现竹背篓里只剩下一块毯子,娃娃已不见踪影。老魏估计是拉沙船激起的的浪头将竹背篓打翻后,婴儿滑落河中。捧着竹背篓上岸后,老魏懊悔不已,感觉自己犯下大错,长时间缓不过劲来。
去年夏天,一艘运沙船逆流而上送沙子时,船工老王看到河中漂着一个竹背篓上坐着一个婴儿。眼看着竹背篓向下漂去,老王赶紧给老魏打电话。放下电话,老魏迅速将羊皮筏子划到了“老裤衩湾”河道中,竹背篓漂了下来,但却是扣在水面上,捞起后发现竹背篓里只剩下一块毯子,娃娃已不见踪影。老魏估计是拉沙船激起的的浪头将竹背篓打翻后,婴儿滑落河中。捧着竹背篓上岸后,老魏懊悔不已,感觉自己犯下大错,长时间缓不过劲来。
如今,老魏家已经发展成为当地最大打捞队伍。今年34岁的尕红子接班后,在村子里吸收了几家股东,投资了七八万元,购置了3艘电动铁船,雇佣了10余个人,尕红子一整天打着手机忙着联系人来认领尸体,成了正真的老板,老魏的羊皮筏子闲置在河滩上基本上派不上用场。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人手的增多,打捞过程也不像老魏那样“原始”。尕红子改变了以前“守株待兔”的被动方式,在“老裤衩湾”上游的峡谷口里搭建了一个简易关口,用钢缆将数个汽油桶串在一起,横在黄河河面上,从上游漂下了所有东西几乎一网打尽。他们避开白天的航运船,晚上6点布网,早上6点撤网,并在两岸装置了探照灯,设专人看守。
7月7日下午6时,尕红子同意记者上船跟随他们的前往峡谷里的关口看看。由于当天早上有事,前天晚上的拦截下的垃圾还未清理,赶在天黑前他们不仅要清理垃圾还有布网,所以时间显得有点紧张。
一晚上拦截的垃圾厚有半米高,重量足有数吨,尕红子跳上垃圾堆,指挥两艘船上的工人开始逐步清理垃圾,他们用铁耙子将垃圾分离,将塑料瓶等有用的东西仍在船上,大部分垃圾分离后又顺着河水向下流漂去。就在他们的清理船旁不足5米处的峡谷边,5具尸体用绳子拴着,随着河水的起伏漂浮不定,据说已有一个多月时间,尸体已经有些腐烂,一直无人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