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新桥的神秘传说!朱元璋刘伯温到底在北京干了什么(6)
“我会赢的。”席应真并不服气,“只是你看不见我赢的那天。”
“张士诚也完了。”刘基说,“能左右天下的只有你我,汉王和吴王。张士诚不会接纳你。”
“都说你能看800年。”席应真咬着牙说,“可惜你看得太远,看不到自己和后面的几十年。”
“世上只有人记得我。”刘基开始微笑,“不会记得有你,也不会记得诡道。”
“不见得。”席应真说,“我赢不了你,但是我的传人会让你一生的心血白费。”
“真的有这号人?”刘基说,“我倒是要看看他是谁。”
“他躲起来了。”席应真撇着嘴笑起来,鲜血流淌在脸颊,看起来十分狰狞,“等你死了,他就出来。”
刘基脸色惨白,他的确看不到。
刘基就是后世被人提起过无数次,和三国时期诸葛亮比肩的刘伯温啦。其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就是陈友谅麾下的一个门客,他写《三国演义》偏离了正史《三国志》很多,而这些偏离的内容,很大一部分,就是他耳闻目睹陈友谅和朱元璋还有张士诚之间的战斗,并且把这些事件发挥成故事,写进了小说。
诸葛亮的人物原型和一些事迹,很多人说是源自刘伯温,但是也很有可能是席应真,毕竟罗贯中跟席应真更近一些。
那么,为什么席应真和刘伯温相互龃龉?理由当然很简单,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当时不世出的术士高手,当然要决一高下。
刘伯温从小自学成才,秉承了宋朝的陈抟和周敦颐,以及后期朱熹的学说。刘伯温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融会贯通了道家和儒家理学的精髓,成为一代术士宗师。而席应真师承不明,史书记载的很少,也不仅仅是成王败寇的原因,而是席应真的师门—诡道,从古至今都很隐秘。